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Lucid与特斯拉:美国造车新势力对中国电车的不同见解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时间:2024-05-10 13:06:37 196浏览 收藏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golang学习网,相聚于此都是缘哈哈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Lucid与特斯拉:美国造车新势力对中国电车的不同见解》,这篇文章主要讲到等等知识,如果你对科技周边相关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或者正在自学,都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相关文章!当然,有什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留言提出!一起学习!

5月10日消息,虽然同为美国的新兴汽车制造商,但Lucid和特斯拉之间的发展差距显而易见,并且两家公司的CEO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Lucid和特斯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评价相当高。他在上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对特斯拉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我深信,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竞争力,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类型的汽车制造上,中国无疑走在行业前列。”马斯克提到,尽管他尚未亲自体验中国最新款的电动汽车,但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着高度评价。 尽管马斯克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的团队也给予了特斯拉最新款的电动汽车高度评价。这款最新车型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类别的汽车制造上,特斯拉绝对具备竞争力。马斯克对此深信不疑,并且对中国市场提供了高度评价。总的来说,特斯拉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持乐观态度,相信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Lucid与特斯拉:美国造车新势力对中国电车的不同见解

Lucid的CEO Peter Rawlinson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态度则显示得保守。他在近日的采访中直言,"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与特斯拉在技术上存在显著的差距。" Rawlinson特别指出,在电池和电驱技术方面,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无法与特斯拉相提并论。不过,他也在采访中借机赞了自家产品,认为Lucid在电动汽车的集成度、效率和功率密度上都优于特斯拉。

尽管Lucid拥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但这些技术若无法转化为实际的产能,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些技术优势也只是纸上谈兵。了解到这一点,Lucid计划于2024年仅生产9000辆汽车,仅2023年的预计产量多出500辆。

今年2月,马斯克曾对Lucid做出尖锐评价。他指出,沙特的投资是Lucid能够继续存活的关键因素,因为Lucid在沙特设有工厂,并由该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附属公司控股。据小编了解,这一观点反映了市场对Lucid的持续发展及其资金状况的担忧。

声明:本文转载于:ITBear科技资讯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