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 >  linux

Linux文件IO基础详解与使用技巧

时间:2025-07-02 18:47:56 159浏览 收藏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Linux基础文件IO详解》,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下文中的内容我们主要会涉及到等等知识点,如果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前言

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系统管理,文件是Linux系统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文件是如何被创建、读取、写入以及存储的,是掌握Linux的必经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文件IO的基础知识,从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命令到系统调用,带你一步步揭开文件IO的神秘面纱。

一、C语言文件接口回顾

在学习Linux系统级文件操作之前,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C语言文件接口:

二、系统级文件IO接口

相比语言层面的文件操作函数,系统级文件IO接口更加接近底层。实际上,语言层的文件接口对系统级接口进行了封装,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 并且,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级文件接口也不同,语言层针对不同操作系统进行不同的封装,可以使用户无需在意操作系统差异,提高了跨平台性。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Linux下系统文件接口。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open

open是一个系统调用,用于打开或创建一个磁盘级文件。它的函数原型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    if(fd 

运行结果:

![[Pasted image 20250601223628.png]]

解释:我们首先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test.txt文件中,然后进行三种写入操作。原本它们是要向显示器打印的,但由于重定向操作,改为向文件写入数据。因此,即便字符串末尾有“\n”,也没有刷新语言层缓冲区内的字符串,因此文件中先写入了“write”(因为这里直接通过系统调用写入,没有语言层缓冲区)。然后我们用fork创建了一个子进程,子进程和父进程共用一份代码和数据,由于语言层缓冲区位于FILE结构体中(也就是栈区中),因此父子进程共用一个语言层缓冲区。然后父子进程各退出一次,也就将语言层缓冲区刷新了两次,因此文件中就出现了两次“printf”和"fprintf"。

总结

本篇文章,我们深入学习了Linux的文件IO接口,并且对内存级文件的存储结构、缓冲区等概念有了深刻的认知。在内存级文件的基础上,博主接下来会和大家一起进入“磁盘级文件”的学习,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相关知识。如果你觉得博主讲的还不错,就请留下一个小小的赞在走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终于介绍完啦!小伙伴们,这篇关于《Linux文件IO基础详解与使用技巧》的介绍应该让你收获多多了吧!欢迎大家收藏或分享给更多需要学习的朋友吧~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也会发布文章相关知识,快来关注吧!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