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AI怎么画图?新手图文生图教程
时间:2025-07-22 16:38:33 386浏览 收藏
想知道豆包AI怎么画图吗?本文为你带来一份详尽的新手以图生图教程,助你轻松玩转AI绘画。豆包AI画图的核心在于提示词的巧妙运用,通过文生图和以图生图两种方式,将你的创意变为现实。文生图教你如何从零开始,详细描述主体、动作、场景、风格等元素,并利用负面提示词避免问题,逐步优化生成图像。以图生图则基于你上传的图片,通过描述修改内容、调整相似度参数,实现风格转换、元素添加等再创作。文章还分享了高质量提示词的撰写技巧,以及应对常见挑战的实用策略,如出图不符预期、细节不自然等问题,让你在豆包AI的绘画世界里畅游无阻。
豆包AI画图的核心在于提示词的运用及与AI的“对话”方式,分为文生图和以图生图两种方式。文生图从零开始创作,需找到入口、输入详细提示词(包括主体、动作、场景、风格、光线、细节等),使用负面提示词避免问题,并调整参数后生成并迭代优化。以图生图则基于上传图片进行再创作,需描述修改内容(如风格转换、元素添加、氛围调整),调整相似度参数以平衡原图与新内容的关系,再生成并优化结果。写高质量提示词需拆解想法、使用描述性词汇、强调风格和构图,并善用负面提示词。以图生图理解原图意图需保证原图质量、合理设置相似度、配合详细文字描述。常见挑战包括出图不符预期、细节不自然、风格不统一、生成速度慢,应对策略包括细化提示词、使用关键词权重、善用负面词、简化构图、明确风格描述、检查网络并错峰使用。
豆包AI画图,无论是从零开始的文生图,还是基于现有图片的以图生图,核心都在于你如何与它“对话”,也就是提示词(prompt)的运用。简单来说,就是你告诉AI想要什么,它就尝试画出来。而以图生图,则是在你提供的图片基础上,结合你的文字指令进行再创作。

解决方案
文生图(Text-to-Image):从零开始的创作
- 找到入口: 打开豆包AI应用或网页版,通常在主界面就能找到“画图”或“AI创作”之类的入口。
- 输入你的想法: 在提示词输入框里,把你脑海中的画面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这就像你给一个画师下订单一样。
- 主体: 比如“一只可爱的猫咪”、“一座未来感的城市”。
- 动作/状态: “在阳光下打盹”、“在雨中奔跑”。
- 场景/背景: “背景是樱花树”、“在宇宙飞船内部”。
- 风格: “赛博朋克风格”、“水墨画”、“卡通动漫风”、“油画质感”。
- 光线/色彩: “柔和的晨光”、“霓虹灯效果”、“暖色调”、“冷色调”。
- 细节: “毛发清晰可见”、“眼神锐利”、“有蒸汽波元素”。
- 负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你可以告诉AI“不要什么”。比如,如果你不希望画面模糊,就可以加上“模糊,失真,畸形,多余的手指”。
- 调整参数(如果有): 有些AI平台会提供额外的参数,比如图片比例(1:1, 16:9)、图片数量、生成质量等。根据你的需求进行选择。
- 生成并迭代: 点击生成后,AI会给你几张图。如果第一次不满意,别灰心,这是常态。你需要根据结果,修改提示词,再生成,直到满意为止。这过程有点像和AI玩“你画我猜”,你得慢慢摸索它的“理解方式”。
以图生图(Image-to-Image):在已有基础上再创作

- 上传原图: 在画图界面找到“以图生图”或“上传图片”的选项,把你想作为参考的图片上传上去。
- 描述你的“再创作”: 这一步和文生图类似,但更强调你希望在原图基础上进行怎样的改变。
- 风格转换: “将这张写实照片转为动漫风格”、“给这张风景照加上梵高星空的感觉”。
- 元素添加/修改: “在这片草地上加几朵盛开的向日葵”、“把图中人物的衣服换成红色”。
- 氛围调整: “让这张图充满神秘的夜色”、“增加阳光明媚的感觉”。
- 调整“相似度”或“图片强度”: 这通常是一个滑块参数,它决定了新生成的图片与原图的相似程度。
- 高相似度: AI会尽可能保留原图的构图、元素和细节,只做细微的风格或色彩调整。
- 低相似度: AI会更多地基于你的文字描述自由发挥,原图可能只作为一种“灵感”,最终结果可能与原图差异较大。
- 我的经验是,这个参数的调整非常关键,需要多尝试几次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 生成与优化: 和文生图一样,生成后根据结果反复调整提示词和相似度参数,直到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以图生图有时比文生图更考验耐心,因为它涉及到对原图的“尊重”和新指令的“融合”。
豆包AI画图,新手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提示词(Prompt)?
高质量的提示词,在我看来,是玩转AI绘画的“魔法咒语”。它不是越长越好,而是越精准、越有画面感越好。
首先,你要学会“拆解”你的想法。比如你想画“一个在雨中撑伞的女孩,背景是霓虹闪烁的东京街道”,你可以这样拆分:

- 主体: 女孩,撑伞
- 动作/状态: 在雨中
- 场景/背景: 霓虹闪烁的东京街道
- 风格(可选): 电影感、赛博朋克、写实、动漫风
- 光线/色彩(可选): 湿润的反光、冷色调、暖色调
然后,用更具描述性的词汇去修饰它们。别怕用形容词和副词,它们是提示词的灵魂。比如,“一个美丽的女孩”、“倾盆大雨中”、“湿漉漉的街道”、“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我个人很喜欢用“风格”关键词。如果你想画特定风格的图,直接加上“赛博朋克风格”、“宫崎骏画风”、“印象派油画”、“蒸汽波美学”等。AI对这些词的理解往往比较到位。
还有就是构图和视角。如果你想让画面更有冲击力,可以试试“特写”、“广角镜头”、“俯视视角”、“仰视视角”等。这些词能直接影响AI生成画面的布局。
最后,别忘了负面提示词。这就像是给AI划清界限:“你别给我画出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来!”比如,我常加的负面提示词有:“模糊,失真,畸形,多余的手指,多余的肢体,低质量,低分辨率,水印,签名,文字,丑陋,损坏”。这些能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AI生成缺陷。
写提示词,其实就是一场和AI的“脑力激荡”。多尝试,多观察,慢慢你就会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咒语体系”。
豆包AI以图生图:如何让AI更好地理解我的原图意图?
以图生图,在我看来,它不是简单地给图片“换个皮”,而更像是一次“带着镣铐跳舞”的创作。你给AI一个基础,然后告诉它,在这个基础上,你希望它如何“跳舞”。
首先,原图的质量非常重要。一张清晰、构图良好、信息量丰富的原图,能让AI更容易“理解”你的意图。如果你上传一张模糊不清、光线极差的图,AI也很难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好比你给画师一张草图,如果草图都画得一塌糊涂,画师也很难理解你的最终设想。
其次,“图片强度”或“相似度”这个参数是关键。这个滑块决定了AI对原图的“忠诚度”。
- 如果你把这个参数调得很高,比如0.8或0.9,AI会非常尊重原图的构图、色彩和大部分细节,你的文字描述更多是起到微调风格或添加细小元素的作用。
- 如果调得比较低,比如0.3或0.4,AI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它可能会在保留原图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甚至生成一个与原图构图完全不同的新画面。这时候,文字描述的作用就变得更大了。
我的经验是,如果你想在保留原图大部分特征的前提下,只是改变风格(比如把一张照片变成油画),可以把相似度调高一些。但如果你想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大的改造,比如把一个人像照片变成一个科幻场景,同时保留人物姿态,那就需要适当降低相似度,并配合非常详细的文字描述。
文字描述在以图生图中依然不可或缺。它告诉AI在原图的基础上“怎么改”。比如,你想把一张白天拍摄的风景照变成夜晚的,你可以上传原图,然后描述“夜幕降临,星光璀璨,城市灯火辉煌”。AI会结合原图的构图,去生成一个夜晚的场景。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很多人期望AI能像Photoshop一样,精确地修改图片上的某个局部。AI绘画目前还很难做到像素级的精确修改,它更多的是基于你提供的原图和文字描述,进行整体的“再创作”。所以,如果你想修改某个细节,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或者在生成后,再用其他工具进行精修。
豆包AI画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在AI画图的旅程中,遇到各种“不听话”的情况是家常便饭,这就像你刚学画画,笔触总是不受控制一样。
挑战1:出图与预期大相径庭。 这几乎是每个AI绘画新手都会遇到的问题。你心里想的是一幅宏伟的史诗画卷,结果AI给你来了一张抽象派作品。
- 原因分析: 提示词不够精确,AI对某些词汇的理解与你不同,或者你的想法本身就超出了当前AI模型的理解范畴。
- 我的策略:
- 拆解再细化: 把你的想法拆得更碎,每个元素都用更具体的词汇去描述。比如“城堡”可以细化为“哥特式城堡”、“中世纪城堡”、“废弃的城堡”。
- 关键词权重: 有些平台允许你调整关键词的权重,把最重要的关键词权重调高。
- 多生成几次: AI每次生成的结果都有随机性,多点几次生成,总有那么一两张会更接近你的想法。
- 逆向工程: 看到别人生成的好图,去研究他们的提示词是怎么写的,然后模仿着去写自己的。
挑战2:生成的图片细节畸形或不自然,特别是手、脚、眼睛等复杂部位。 AI画图的“通病”之一,经常会画出多指、少指、眼睛不对称或者奇怪的肢体。
- 原因分析: AI在处理复杂、精细的人体结构时,尤其是在多角度、遮挡等情况下,理解能力依然有限。它更多是基于大数据进行“拼凑”,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解剖学。
- 我的策略:
- 善用负面提示词: 再次强调“畸形的手”、“多余的肢体”、“不对称的眼睛”、“模糊的脸”等负面提示词,这能有效减少这类问题。
- 简化构图: 如果你画的是人物,尝试避免过于复杂的手势或全身特写,先从半身像或面部特写开始。
- 接受并迭代: 有时候,这就是当前AI技术的局限性。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你可以选择一张相对较好的图,然后用其他图像编辑工具进行后期修正。
挑战3:风格难以统一或无法达到预期的艺术风格。 你想画一张水墨画,结果出来个动漫风;你想画一个油画质感,结果出来个卡通图。
- 原因分析: 提示词中对风格的描述不够具体,或者混合了多种冲突的风格描述。
- 我的策略:
- 明确指定风格: 直接在提示词中加入“水墨画风格”、“梵高星空”、“赛博朋克”、“印象派”、“电影感”、“HDR摄影”等。
- 参考艺术家/流派: 如果你知道某个艺术家或艺术流派的风格是你想要的,可以直接在提示词中提及,比如“毕加索风格的肖像”。
- 避免冲突: 不要同时要求“写实”和“卡通”,这会让AI无所适从。如果想尝试混搭,也要注意平衡和主次。
挑战4:生成速度慢,或者生成失败。 这通常不是你的提示词问题,而是技术层面的。
- 原因分析: 服务器负载高、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提示词过于复杂导致计算量过大。
- 我的策略:
- 检查网络: 确保你的网络连接稳定。
- 错峰使用: 避开用户高峰期,比如晚上。
- 简化提示词: 如果提示词非常长,尝试精简一下,减少一些非必要的描述。
- 稍后重试: 有时候,只是服务器暂时“抽风”,过一会儿再试就好了。
总的来说,AI画图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它不像传统绘画那样,需要你掌握复杂的技巧,但它要求你学会如何“命令”一个机器,如何把你的想法转化为机器能理解的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创作乐趣。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带大家了解了《豆包AI怎么画图?新手图文生图教程》,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给大家分享更多科技周边知识!
-
501 收藏
-
501 收藏
-
501 收藏
-
501 收藏
-
501 收藏
-
143 收藏
-
273 收藏
-
260 收藏
-
263 收藏
-
251 收藏
-
218 收藏
-
108 收藏
-
162 收藏
-
158 收藏
-
159 收藏
-
399 收藏
-
224 收藏
-
-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是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一般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最佳的实践。本课程的主打内容包括JS常见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知识长龙服务,适合有JS基础的同学学习。
- 立即学习 542次学习
-
-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 本课程采用真实案例,全面具体可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步将GO核心编程技术、编程思想、底层实现融会贯通,使学习者贴近时代脉搏,做IT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 立即学习 511次学习
-
-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 如有问题加微信:Le-studyg;在课程中,我们将首先介绍MySQL8的新特性,包括性能优化、安全增强、新数据类型等,帮助学生快速熟悉MySQL8的最新功能。接着,我们将深入解析MySQL的网络通信机制,包括协议、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等,让
- 立即学习 498次学习
-
-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 在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中,正则表达式,都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它提供了高效的字符串匹配与捕获机制,可以极大的简化程序设计。
- 立即学习 487次学习
-
-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 本系列教程将展示从零制作一个假想的网络科技公司官网,分为导航,轮播,关于我们,成功案例,服务流程,团队介绍,数据部分,公司动态,底部信息等内容区块。网站整体采用CSSGrid布局,支持响应式,有流畅过渡和展现动画。
- 立即学习 484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