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 >  linux

Linux卡顿解决方法与性能优化指南

时间:2025-09-26 19:24:51 458浏览 收藏

对于一个文章开发者来说,牢固扎实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golang学习网就来带大家一点点的掌握基础知识点。今天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LINUX卡顿怎么解决\_系统优化与性能排查指南》,主要介绍了,希望对大家的知识积累有所帮助,快点收藏起来吧,否则需要时就找不到了!

系统卡顿需排查CPU、内存、磁盘I/O及网络瓶颈。先用top、htop查看资源占用与负载;再通过free -h和vmstat检查内存与Swap使用,必要时调低swappiness并清缓存;接着用iostat、iotop分析磁盘I/O,优化调度器与挂载参数;然后在top中定位高CPU进程,调整优先级与CPU绑定;最后用ping、mtr检测网络延迟,结合ss -s分析连接状态,并优化TCP参数以提升性能。

LINUX系统卡顿反应慢怎么办_LINUX系统性能优化与卡顿排查

如果您发现Linux系统运行缓慢,操作响应延迟,可能是由于CPU、内存、磁盘I/O或网络等资源出现瓶颈。以下是针对系统卡顿问题的排查与优化步骤:

本文运行环境:Dell PowerEdge R750,Ubuntu 22.04 LTS

一、检查系统整体负载与资源使用情况

通过综合监控工具了解系统的实时状态,判断是CPU、内存还是I/O导致的性能瓶颈。

1、执行 top 命令查看当前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重点关注CPU使用率、内存占用以及正在运行的进程。

2、按数字键 1 在top界面中查看每个CPU核心的详细使用率。

3、观察 load average(平均负载)数值,若其持续高于CPU核心数,表明系统存在过载。

4、输入 htop 命令(如未安装可使用apt install htop)获取更直观的资源使用视图。

二、分析内存使用与交换分区活动

内存不足会导致系统频繁使用Swap空间,从而引发严重卡顿。

1、运行 free -h 查看物理内存和Swap的使用总量及可用量。

2、在 vmstat 1 输出中检查si(swap in)和so(swap out)列,若数值持续大于0,说明内存不足。

3、调整内核参数以减少Swap使用倾向,在/etc/sysctl.conf文件中添加 vm.swappiness=10,然后执行sysctl -p生效。

4、清理不必要的缓存,临时释放内存,执行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需root权限)。

三、排查磁盘I/O性能瓶颈

高频率或低效的磁盘读写是导致系统卡顿的常见原因,尤其在使用机械硬盘时更为明显。

1、使用 iostat -x 1 命令监控各磁盘设备的I/O等待时间(%util和await),若%util接近100%,则存在I/O瓶颈。

2、查找进行大量I/O操作的进程,运行 iotop 命令(如未安装可使用apt install iotop)。

3、修改磁盘I/O调度器以提升性能,例如对于SSD设备,可临时设置为deadline模式:echo deadline >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

4、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在/etc/fstab中为ext4文件系统添加 noatime,data=writeback 参数以减少元数据写入。

四、优化CPU相关配置与进程调度

CPU资源争抢或不合理的调度策略可能导致部分关键任务响应缓慢。

1、在top或htop中识别CPU占用率异常高的进程,记录其PID。

2、使用 renice 命令降低非关键进程的优先级,例如:renice 19 PID

3、将特定服务进程绑定到指定CPU核心,减少上下文切换开销,使用 taskset -c 0,1 ./program 启动程序。

4、调整内核调度参数,在/etc/sysctl.conf中设置 kernel.sched_child_runs_first=1 以优化子进程调度行为。

五、诊断并处理网络延迟问题

网络阻塞或高延迟可能影响依赖网络的应用程序,间接导致系统响应变慢。

1、使用 ping 命令检测与网关或远程主机的连通性及延迟,例如:ping -c 4 8.8.8.8

2、执行 traceroutemtr 分析网络路径中的延迟节点。

3、检查系统TCP连接状态,运行 ss -s 查看连接统计,确认是否存在大量TIME_WAIT或CLOSE_WAIT连接。

4、优化网络内核参数,在/etc/sysctl.conf中添加 net.ipv4.tcp_tw_reuse=1net.core.somaxconn=4096,然后执行sysctl -p应用更改。

今天关于《Linux卡顿解决方法与性能优化指南》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