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智能手表的困境:难以摆脱手机"附属品"标签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29 14:19:29 415浏览 收藏

哈喽!大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我是golang学习网的一名作者,今天由我给大家带来一篇《智能手表的困境:难以摆脱手机"附属品"标签》,本文主要会讲到等等知识点,希望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06月19日消息,2015年,第一代Apple Watch发布,为智能手表赛道注入了新的想象,也一度被认为是库克领导下划时代的作品。然而,经过八年的发展,智能手表仍然远远无法与iPhone相提并论。

尽管智能手表在续航、设计和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加入了通讯功能,但它仍然无法摆脱手机"附属品"的标签。智能手表在市场容量和终端能力方面与智能手机存在较大差距。智能手表在生态系统中始终是手机的延伸,而不是独立的产品。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1.5%。其中,苹果出货量三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部,同比下降了20%。印度品牌Fire-Boltt首次超越三星,出货量增长了约三倍,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

相对于此,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在一季度出货量方面陷入低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也对智能手表市场产生了影响。在中国市场上,智能手表的份额降至第三位,出货量达到近12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品牌侧来看,苹果和华为占据了整个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智能手表市场的变化对制造商产生了影响,因为印度品牌的快速增长也让智能手表的外包制造端获益。

在中国市场,智能手环出货量在一季度增长了8.5%,这使得它成为了智能手表的主要竞争对手。手环作为价格较低的入门级产品,更容易满足大众化需求。与智能手表相比,手环具有更好的价格性能比,能满足大部分人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

智能手表的产品力已经逐渐降低,用户对于新功能的感知力也减小。每年智能手机都通过提升处理器和影像性能来刺激用户更换手机的欲望。而智能手表的升级则很难引起用户的共鸣。

智能手表依然无法脱离手机"附属品"的标签,尽管有独立通讯和系统,但其功能仍然需要依赖手机。用户对于智能手表的需求仍然有限,智能手表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在健康领域进行更多拓展和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终于介绍完啦!小伙伴们,这篇关于《智能手表的困境:难以摆脱手机"附属品"标签》的介绍应该让你收获多多了吧!欢迎大家收藏或分享给更多需要学习的朋友吧~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也会发布科技周边相关知识,快来关注吧!

声明:本文转载于:ITBear科技资讯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