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电池内部高温多模态传感器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时间:2023-10-11 20:43:49 254浏览 收藏

在科技周边实战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要卡好半天,等问题解决了才发现原来一些细节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好。今天golang学习网就整理分享《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电池内部高温多模态传感器》,聊聊,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努力赚钱的你。

10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在锂电池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与暨南大学的合作伙伴成功研制出一种创新的技术,可以植入电池内部,对锂电池的热失控全过程进行高精度分析和早期预警。

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孙金华教授和王青松研究院团队与暨南大学的郭团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他们提出了一种可植入电池内部的多模态集成光纤原位检测技术,成功设计和制造了多模态集成光纤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温度达到了1000℃。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电池内部高温多模态传感器

根据小编的了解,这套设备能够同时测量电池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实现了同步精准的测量,解决了在极端环境下温度和压力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此外,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解耦电池产生的热量和气压变化速率,首次发现了触发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的特征拐点和共性规律。这一发现为快速切断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确保电池在安全区间运行提供了重要手段

目前,电池热失控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难题。从局部短路到大面积短路,电池内部温度可能迅速上升,甚至超过800℃,导致电池起火和爆炸。因此,科学、及时、准确地预测电池的安全隐患对于电池的安全至关重要。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将为电池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到这里,我们也就讲完了《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电池内部高温多模态传感器》的内容了。个人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是为了更好的将其运用到项目中,欢迎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关于传感器,电池,高温的知识点!

声明:本文转载于:ITBear科技资讯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