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郝跃团队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进展

时间:2025-04-08 08:32:01 294浏览 收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团队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团队通过引入辛基乙酸胺(OAAc)分子和调控偶极层,分别提升了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OAAc层有效降低了弯曲应力,提高了器件效率和稳定性;而调控偶极层则促进了空穴提取,抑制了缺陷,进一步增强了柔性器件的性能。这两项研究为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巨大潜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郝跃院士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两项重要成果,分别发表在《ACS Nano》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团队在钙钛矿表面引入辛基乙酸胺(OAAc)分子,有效提升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OAAc层作为表面粘附层和应力释放层,降低了弯曲过程中的应力,并减少了缺陷态密度和非辐射复合损失。实验结果显示,采用OAAc后,刚性器件效率从23.14%提升至25.47%,柔性器件在5mm弯曲半径下,8000次弯曲循环后仍保持74%以上初始效率。

西电郝跃院士团队常晶晶教授等人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机械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另一项研究则深入探讨了偶极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界面调控技术,团队对比了不同偶极矩的醋酸胺离子液体对钙钛矿与空穴传输层界面的修饰效果。研究发现,高偶极矩的己基醋酸胺能够有效降低能级差,促进空穴提取,并抑制缺陷辅助复合,显著提升了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柔性器件的机械稳定性也得到增强。该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

西电郝跃院士团队常晶晶教授等人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机械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这两项研究均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博士生徐雨萌作为第一作者完成。

今天关于《郝跃团队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进展》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