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大众中国CEO揭秘电动化转型六大成功因素

时间:2025-04-09 17:28:59 426浏览 收藏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近日撰文,总结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功转型的六大关键因素,为欧洲同行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六大因素包括:长达20余年的持续政策扶持,涵盖购车补贴和限行措施;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全球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广;低廉的用车成本,购置和使用成本均低于燃油车;积极的创新驱动,快速实现电动汽车创新成果商业化;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对新技术的开放态度。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模式。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近日撰文,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功转型的六大关键因素,并为欧洲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大众中国CEO:中国实现电动化转型成功有六大因素

贝瑞德指出,中国政府长达20余年的持续政策扶持是电动化转型的基石。这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涵盖了购车补贴(降低数千欧元购车成本)、燃油车限行等多方面措施,使其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产品多样化。纯电动(B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EREV)均享有国家补贴,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纯电动车更受城市居民欢迎,而占比超过40%的农村消费者则更倾向于混合动力车型,包括增程式电动车。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功不可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拥有超过360万个充电桩,占全球总量的70%。这个庞大的充电网络覆盖了大中城市、高速公路和小城镇,极大地方便了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和长途出行。

在用车成本方面,除了购车补贴和置换补贴,规模效应和低电价也显著降低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在中国,使用公共充电桩百公里成本约为1.5欧元,而德国则高达9欧元,是中国的6倍。相比之下,德国燃油车百公里平均能耗成本约为11欧元,而中国仅为6.5欧元,是充电成本的4倍多。这充分表明,在中国,电动汽车的购置和使用成本都远低于燃油车。

大众中国CEO:中国实现电动化转型成功有六大因素

创新驱动是中国电动化转型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清晰的政策框架下,中国汽车企业积极投入电动化研发,并依托完善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实现了电动汽车创新成果的快速商业化,并将其应用于庞大且多元的国内市场。

此外,中国年轻的消费者群体也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新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仅为34岁,远低于欧洲(平均比中国年长20岁以上)。年轻一代消费者更乐于接受新技术,例如,语音控制等交互方式在中国更受欢迎,而欧洲用户仍偏爱传统的物理按键。这种对创新的开放态度,也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

贝瑞德认为,这些经验对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欧洲需要提供长期、可靠的资金支持,建立公众对电动出行的信心,其中低廉的电价至关重要。同时,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提供同步支持,将有助于在转型过渡阶段,帮助那些因自身条件限制或对电动出行仍有疑虑的用户群体顺利过渡到电动出行时代。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是否有顺利帮助你解决问题?若是能给你带来学习上的帮助,请大家多多支持golang学习网!更多关于科技周边的相关知识,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