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AI赋能工业化,迎来发展新契机

时间:2025-04-12 13:14:43 477浏览 收藏

编程并不是一个机械性的工作,而是需要有思考,有创新的工作,语法是固定的,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则是依靠人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今天golang学习网就整理分享《AI赋能新工业化,迎来重要发展契机》,文章讲解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如果你对科技周边方面的知识点感兴趣,就不要错过golang学习网,在这可以对大家的知识积累有所帮助,助力开发能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的引擎,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迎来重要契机

4月1日,赛迪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2025赛迪论坛于4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相关研究所发布了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其中,《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课题指出,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的赋能基础至关重要。 该课题建议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和“人工智能+产品”,积极建设重点应用场景,推广应用,并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中的深入发展。

该课题还强调,DeepSeek引领下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突破。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和门槛降低,以及开源开放的发展模式,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在论坛发言中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着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他认为,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关键区别在于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定制化,并建议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衡量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尤其要将数字化和绿色化作为核心标准,附加值率作为重要效率指标。

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到2025年,工信部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大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介绍说,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已成功应用30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其中定位故障问题的效率提升了5倍,这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融合。

在工业智能化领域,智能机器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表示,宇树四足机器人配备GPS、机械臂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采矿和铁路等行业,提供巡检勘探和物资运输等服务。人形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下的替代人工作业,以及在电动汽车生产、柔性制造和物流分拣等非开放场景中也得到了应用。目前已有上百个品牌使用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及其技术方案。

专家们认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例如,针对工业生产中的“黑箱”问题,通过参数的精细化和实时调整,以及应用于精准预防性维护、智能供应链、快速研发设计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赛迪研究院信软所人工智能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宇霞指出,一项技术能否引发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关键在于能否降低门槛和成本。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其成本和门槛持续降低,为大规模应用推广提供了重要机遇。

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着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加速了产业融合,催生了众多新的融合业态。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何颖表示,“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将产业优势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

本篇关于《AI赋能工业化,迎来发展新契机》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啦,但是学无止境,想要了解学习更多关于科技周边的相关知识,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