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成都高新区AI产业新政:14条举措促发展

来源:laoyaoba

时间:2025-04-21 11:42:37 117浏览 收藏

成都高新区近日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出14条举措,涵盖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旨在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政策亮点包括:设立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和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支持大模型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并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支持人才引进。 该政策旨在推动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力争到2027年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

3月22日,在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开园仪式上,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从算力服务到场景落地,从算法攻坚到产业聚合,从数据融合到生态优化,六大维度“组合拳”全链赋能,推出支持企业优惠使用算力、支持大模型研发、支持数据服务能力提升、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等14条举措,包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或试点验证场景等25个支持方向。

成都高新区AI产业新政:14条举措促发展

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系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也是《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重要支撑,旨在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助力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技术革新、规模突破,力争到2027年成为多元异构国产算力生态高地、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全国“AI+”解决方案输出地。

进一步来看,《若干政策》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推出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为AI创新打造数字“水电煤”,系统性破除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难点痛点,全面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其中,在支持算力服务与应用方面,鼓励企业或科研机构使用智能算力训练AI模型,分档给予每家企业或科研机构每年最高500万元补贴。对获批入选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等国家级算力基础设施典型案例名单的,给予第一牵头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在增强算法创新能力方面,重金激励千亿级通用大模型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对参数量超过千亿,且性能达到国内领先的通用大模型,按照模型研发成本的30%,给予牵头研制企业最高3000万元补助。对关键技术内部研发投入强度达20%以上且年度研发投入1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按照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0万元补助。

在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方面,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参加“数据要素×”大赛等由国家部委主办的高能级人工智能(机器人)赛事,对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的,按照获得奖项类别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此外,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若干政策》还提出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最高给予25万元/人的补贴,对在顶尖赛事中获奖并落户成都高新区的团队或个人最高奖励50万元。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为牵引,协同区内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突破,加速将政策“施工图”转化为产业“实景画”,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带大家了解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科技周边的技术知识我们会一点点深入介绍,欢迎大家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一起学习编程~

声明:本文转载于:laoyaoba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