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中科亿氨获数千万元投资,打造零碳能源闭环

时间:2025-07-11 22:57:50 259浏览 收藏

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中科亿氨获数千万元投资,打造零碳能源闭环》,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近日,专注于绿氨技术创新的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中科创星独家完成。融资所得将重点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市场拓展以及团队建设。

中科亿氨获中科创星数千万元种子轮投资,致力打造高效零碳能源闭环

「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秉持“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境”的使命,致力于第二代绿氨合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在绿氨全链条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方面已取得突破,完成了高效直接电化学合成氨、多氮源低能耗绿氨合成、NOX高效转化制备绿氨等技术及相关反应装置的研发和产业化落地,目标构建从绿电到绿氨、再由绿氨到电的高效闭环零碳能源系统。

中科亿氨获中科创星数千万元种子轮投资,致力打造高效零碳能源闭环

目前,「中科亿氨」已经组建起完整的研发、设计、制造与运营体系,形成了以高效催化为核心,膜电极制备与电堆设计为主干的技术架构,实现了电解效率超过90%、产率达到千克级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载体,绿氨具备低成本远洋运输氢的能力,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基于「中科亿氨」的颠覆性技术,绿氨生产过程接近“零碳”标准,同时能够有效利用工业集中排放的CO2作为原料,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还可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为碳中和提供多元路径,未来有望成为国家重大技术需求的重要支撑。

氨是人类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化肥及多种化工领域,支撑着全球农业发展。全球合成氨年产量约为1.8亿吨,其中绝大多数采用传统哈珀-博世工艺,该工艺依赖高温高压条件,能耗高且碳排放量大,占整个化工行业碳排放的20%,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占据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因此排放约1.8亿吨CO2。因此,推动传统人工固氮工艺的革新对实现“双碳”战略至关重要。

尽管第一代绿氨合成工艺通过电解水制氢降低了碳排放,但依然依赖高能耗的哈珀-博世流程。而「中科亿氨」所专注的第二代绿氨合成技术则通过直接电化学方式转化氮气及其他氮源,避免了传统的高温高压工艺,成为下一代绿氨合成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电化学驱动的绿氨合成因其零碳排放、高能量密度和易储运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航运燃料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力量。

直接电化学驱动的绿氨合成技术设备占地面积小、环保性能突出,适用于海港绿色燃料供应、储能系统以及无人区能源解决方案等多个场景。结合NOx处理、环境治理、绿色肥料等应用方向,可打造完整的人工固氮制备绿氨与绿色尿素产业链。在该领域实现高效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技术,将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对推动能源革命具有深远意义。

「中科亿氨」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光晋表示,公司已完成初始验证样机、工艺验证样机及原理测试样机的研发工作,形成两大核心技术产品线:直接氮还原合成绿氨与二氧化碳协同氮还原合成尿素。多个商业化示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公司将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协同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与创新融合,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坚定探索中国特色新能源发展道路。

中科亿氨获中科创星数千万元种子轮投资,致力打造高效零碳能源闭环

上图为实验室制备的膜电极及电解槽

中科创星表示:“当前绿氨合成技术效率不断提升,并向大规模工业化迈进,催化材料与工业电解装备的开发成为该领域的关键核心。「中科亿氨」作为源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已在直接电化学合成氨领域完成技术验证,突破了电化学绿氨合成中的电效率与产率纪录,并创新提出多氮源电化学合成新路径。我们坚信,第二代绿氨合成技术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借助此次融资,「中科亿氨」将进一步加速绿氨技术的研发进程与产业化布局,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迈向绿色低碳新时代。

到这里,我们也就讲完了《中科亿氨获数千万元投资,打造零碳能源闭环》的内容了。个人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是为了更好的将其运用到项目中,欢迎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关于融资,中科亿氨,绿氨,零碳能源,电化学合成的知识点!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