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科技大佬合影背后的万亿赛道真相

时间:2025-07-25 12:09:54 282浏览 收藏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两位科技大佬合影背后的万亿赛道秘密》,覆盖了科技周边的常见基础知识,其实一个语言的全部知识点一篇文章是不可能说完的,但希望通过这些问题,让读者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认识(B 数),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更好的掌握它。

7月14日,一张黄仁勋与雷军在北京会面的照片迅速刷屏网络,登上热搜榜。英伟达方面回应称此行为“非公开行程”,进一步为双方潜在合作增添悬念。

不过,细心网友发现,合影背景中的交通杆上,一套AI感知设备正静静运行——它正是未来实现人-车-路协同的关键基础设施,代表着一个万亿级赛道的崛起。这套设备由人工智能企业“智慧互通(AICT)”研发,早在2021年就获得了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且内部搭载了英伟达的边缘AI芯片。两位科技巨头掌舵人无意间的同框,竟意外构成了“人-车-路-芯”的完整闭环,既是巧合,也是趋势使然。

两位科技大咖的合影背后:藏着一个万亿级赛道

一张合影背后的AI独角兽

公开信息显示,智慧互通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高精度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覆盖智路、自动驾驶、智慧停车、高速管理、低空交通、物流安防等多场景的HAI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旗下拥有五大品牌:SUPER VISION(超视线)、AITS(爱通行)、AIPARK(爱泊车)、AIC(爱充电)、AIPILOT(领航者)。

照片中出现的“超视线高位感知机器人”,正是该公司当年首创的AI产品,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打造,适用于各类路侧停车管理。如今已迭代至高端版本,单设备可同时监管超20个车位,在北京多地部署,识别准确率达99.9%,服务车位超9万个。

早在2019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就曾专题报道北京利用该技术治理停车难题的经验;当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这一“北京模式”向全国推广。2024年,该项目入选《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成为行业标杆。

据官网介绍,其AI产品已落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0余座城市,并拓展至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服务车次超10亿次,形成规模化应用矩阵。

悄然切入万亿级新赛道

实际上,智慧互通早在2020年后便开始布局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领域——智能路网(IRN),即业内所称“智路”。这或许正是小米在新能源车尚未量产、疫情最严峻时期仍坚定投资的重要原因。

根据《智能路网蓝皮书》(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智能路网包含感知、计算、通信、云平台等软硬件系统,通过云边端协同构建新一代数字化、网联化道路体系。其应用场景涵盖全息路口、信控优化、动静态诱导、自动驾驶监管、应急调度等十余项功能。报告测算,我国存量道路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高达10.1万亿元,是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的蓝海赛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指出,智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有望大幅降低事故率。清华大学邓志东教授也表示,基于路端智能的技术路径,完全可能孕育出世界级科技企业。

智慧互通董事长闫军曾在演讲中强调:“智路不仅能解决拥堵、停车难、碳排放等问题,更是支撑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底座。”这句话揭示了他对AI赋能交通未来的判断。

谁将领跑全球路端智能?

从公开资料看,智慧互通近年来持续加码智路技术研发,成果显著。2025年,其“智能路网交通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交通垂直领域生成式AI产品,正式获得合规运营资质。

多地项目落地验证了其实力:

  • 2023年张家口:建成覆盖142个路口的全息路口系统,主城区拥堵点减少近一半,高峰延误下降10%~30%;
  • 2024年广州南沙:打造“车路云城一体化”示范园区,树立大湾区智慧城市新标杆;
  • 同年桂林阳朔:景区重点路口拥堵指数同比下降67%,旅游旺季出行体验大幅提升;
  • 2024—2025年番禺区:联合云从科技打造综合治理平台,实现道路隐患实时预警,城市治理能力全面升级。

随着高精度AI加速渗透交通场景,路端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规模化商用。像智慧互通这样All in AI并深耕路侧的企业,正在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

谁将在万亿赛道中率先突围?答案或许不远了。

以上就是《科技大佬合影背后的万亿赛道真相》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万亿赛道,智能路网,智慧互通,人-车-路协同,路端智能的资料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