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奥迪高管:芯片上车成本大幅下降

时间:2025-07-31 17:30:43 146浏览 收藏

**奥迪高管重磅发声:绝不拿用户安全练手!** 近日,一汽奥迪高管李凤刚强调,奥迪坚持使用车规级芯片,绝不降低安全标准。他指出,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标准远高于消费级芯片,故障率要求极低,以保障车辆在高速行驶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这一表态引发了关于汽车芯片选择的热烈讨论。虽然消费级芯片成本较低,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与车规级芯片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深入剖析了车规级芯片的严苛认证标准,如AEC-Q系列和ISO 26262,以及ASIL等级评估,揭示了车企对芯片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尽管有车企尝试使用消费级芯片,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仍需市场验证,奥迪坚守车规级芯片,彰显了对用户安全的坚定承诺。

7月18日消息,近日,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公开表示,奥迪绝不会拿用户的安全做实验。

李凤刚以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的安全裕度为例指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消费级芯片的故障率允许达到500PPM(即每100万个产品中允许有500个存在缺陷),而车规级芯片的故障率通常要求低于百万分之一。”

随后,关于汽车是否应该使用消费级芯片的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明确反对。

通常来说,车规级芯片需要通过AEC-Q系列认证以及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的审核。

其中,AEC-Q系列认证是车规芯片的入门标准,虽然并非强制性认证,但已被广泛认可为车规元器件的通用测试标准。

ISO 26262标准则是汽车供应链厂商必须遵循的功能安全标准,它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安全相关流程提供了指导。

一位主机厂研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AEC-Q系列认证之外,目前一些芯片企业和整车厂还会对车规级芯片进行更严格的ASIL等级评估,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SIL D是最高安全等级,例如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都必须达到该等级。”

与车规级芯片的高标准相比,消费级芯片的准入门槛显然要低得多。“目前消费级芯片尚无强制性的安全认证要求。”一位芯片企业的研发人员表示,消费级芯片更注重性能和成本控制(成本比车规芯片低三分之一到一半),故障率允许≤500 DPPM。

“从安全性等多个角度来看,消费级芯片确实不如车规级芯片可靠。”该芯片企业研发人员指出,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芯片,必须使用车规级芯片,以保障整车安全。

从目前情况看,在使用消费级芯片的车企中,特斯拉曾因芯片过热问题实施过大规模召回,其他使用消费级芯片的车型可靠性仍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消费级芯片‘上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但在安全性和标准化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奥迪高管称绝不拿用户练手!消费级芯片上车:成本大降 无强制安全认证要求

今天关于《奥迪高管:芯片上车成本大幅下降》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