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何以中国|窦强讲述三颗“中国芯”故事

时间:2025-08-14 11:36:49 253浏览 收藏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毕竟在科技周边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细节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而导致的,因此基础知识点的积累是很重要的。下面本文《何以中国|窦强讲三颗“中国芯”故事》,就带大家讲解一下知识点,若是你对本文感兴趣,或者是想搞懂其中某个知识点,就请你继续往下看吧~

海河奔流,文脉悠远。8月9日晚,“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隆重启幕。飞腾公司首席科学家窦强博士作为科技界代表受邀出席,并在聚焦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天工开物》特别节目中登台,深情讲述三颗“中国芯”背后的研发历程与家国情怀。

何以中国 | 听窦强博士讲三颗“中国芯”的故事

《天工开物》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集中呈现天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节目邀请窦强博士、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兼首席科学家孟祥飞,以及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刘秀云共同登台,分享科技创新的天津故事。

窦强博士以三款飞腾标志性芯片为主线,回顾了团队十年如一日攻坚“卡脖子”技术的奋斗之路。第一颗芯片——FT-1500A,象征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面对国家信息产业长期“缺芯少魂”的困境,飞腾团队历时三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设计并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高性能通用CPU。当芯片首次流片成功,屏幕上跳出“hello world”时,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欢呼。“这句简单的问候,不仅是飞腾创业的起点,更是国产CPU走向世界的宣言,是‘和合共生’理念在科技舞台上的生动体现。”窦强动情地说道。

何以中国 | 听窦强博士讲三颗“中国芯”的故事

第二颗芯片——S5000C,诞生于最艰难的时刻。在美国将飞腾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后,团队顶住压力,历经500多个日夜的奋战,于2023年成功推出首款全流程国产化的服务器CPU。芯片上的“C”字赫然醒目,代表“China”,更承载着中国科技迎难而上、自主突围的坚定信念!

第三颗芯片——D3000M,则是飞腾进军消费市场的里程碑之作,也是公司首款专为笔记本设计的CPU。它不仅具备强劲算力,更能支持长达8至10小时的续航能力。未来,飞腾将加速拓展商用领域,与国际顶尖芯片企业同台竞技。这颗芯片,凝聚着飞腾与生态伙伴携手共进、以中国“芯”赋能数字未来的坚定“信心”!

何以中国 | 听窦强博士讲三颗“中国芯”的故事

“站上‘何以中国’的舞台,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窦强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月后,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这场国际盛会将向全球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和合共生”的智慧与格局。“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支撑,更是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的使命。我们要以天津科技人的实干与担当,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的活力,用自主创新之‘和’,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的‘魂’。”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革命文物司、天津市委宣传部联合指导,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南开区委网信委、人民网、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主办,人民视频、津云新媒体承办。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今天关于《何以中国|窦强讲述三颗“中国芯”故事》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是不是学起来一目了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CPU,自主创新,中国芯,窦强,飞腾的内容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