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Linux34岁生日快乐!

时间:2025-09-08 21:56:19 486浏览 收藏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看看今天我又给各位带来了什么文章?本文标题《Linux 34 岁生日快乐!》,很明显是关于科技周边的文章哈哈哈,其中内容主要会涉及到等等,如果能帮到你,觉得很不错的话,欢迎各位多多点评和分享!

Linux 34 岁生日快乐!

34年前的今天,一个改变科技世界的开源项目悄然诞生。在Usenet新闻组的一则平凡帖子中,21岁的Linus Torvalds宣布了他正在开发的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这便是Linux的起点。他当时谦虚地表示,这仅是个人爱好,不会成为大型或专业的项目,然而历史证明,这一判断完全错了。

Linux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91年4月,当时Torvalds启动了这个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在Intel 386处理器上运行的自由操作系统。到了同年7月,他已经着手开发用户级组件,如设备驱动和硬盘支持,并成功移植了bash和gcc,构建起基本的开发环境。1991年9月,他向小范围用户发布了0.01版本的源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Linux 0.01版仅有源码而无法实际运行。Torvalds后来解释,此举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分享,旨在吸引志同道合的开发者。早期的Linux还存在局限性:它不可移植,严重依赖i386架构和GCC编译器。有趣的是,这种对i386的依赖直到2012年发布的3.8版本才被正式移除。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91年10月,0.02版本发布,首次实现了可用性。尽管仍是一个充满bug的“黑客内核”,缺乏软盘驱动等关键功能,但它已能运行bash、gcc和GNU工具链等核心二进制程序,标志着Linux正式迈入可运行阶段。

随后在1991年12月发布的0.11版本带来了显著改进:支持按需分页、代码与数据共享、更完善的驱动,并增强了对多种键盘和显卡的兼容性。更重要的是,该版本首次集成了mkfs、fsck和fdisk等文件系统工具,使用户彻底摆脱了对Minix系统的依赖,成为Linux发展史上的关键里程碑。

此后,Linux的开发模式从个人项目转向社区协作。开发者陆续贡献新功能,例如tytso实现的POSIX作业控制。随着项目知名度上升,首个邮件列表“Linux-activists”建立,FTP镜像站点也相继设立,为全球协作奠定了基础。

社区在技术突破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应对低内存环境下运行系统的挑战,Torvalds在社区推动下实现了磁盘分页(VM)机制,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内存管理能力。而最初的版权许可也颇具特色:允许自由使用但禁止商业交易,这一限制后来被调整,为更开放的GPL授权铺平了道路。

1992年1月,0.12版本发布,带来了稳定性飞跃,包含虚拟内存和作业控制等核心功能,迅速赢得开发者青睐。此时的Linux在功能上已超越Minix,引发广泛关注,版本号也从0.12迅速跃升至0.95,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当年那个仅作为爱好的内核,到如今支撑全球绝大多数服务器、云计算平台和超级计算机的基石,Linux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尽管在桌面市场占有率仍徘徊在5%左右,但它驱动着Android系统,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并持续引领技术创新。就在昨天,Linux 6.17的第三个候选版本刚刚发布,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向Linux致敬,祝它34岁生日快乐!

Linux 34 岁生日快乐!

源码地址:点击下载

今天关于《Linux34岁生日快乐!》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