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 >  python教程

Ubuntu下Docker部署Python应用全攻略

时间:2025-09-14 10:21:44 407浏览 收藏

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今天给大家带来《Ubuntu Docker部署Python应用教程》,正文内容主要涉及到等等,如果你正在学习文章,或者是对文章有疑问,欢迎大家关注我!后面我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的,希望都能帮到正在学习的大家!

在Ubuntu上使用Docker容器化Python应用:完整教程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 22.04环境下,将Python应用(如Django REST Framework)进行Docker容器化。内容涵盖了从生成项目依赖文件、编写Dockerfile、构建Docker镜像到最终运行和访问容器的完整流程,旨在提供一个简单高效的Python应用部署方案。

随着容器化技术的普及,Docker已成为部署Python应用的强大工具。它能够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打包到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容器中,确保应用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一致运行。本教程将以一个基于Python的Django REST Framework应用为例,详细演示在Ubuntu 22.04系统上,如何利用Docker 24.0.7版本,从零开始构建并运行一个Docker镜像。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的Ubuntu 22.04系统上已正确安装Docker,版本建议为24.0.7或更高。如果尚未安装,请参照Docker官方文档进行安装。

生成项目依赖文件

在Python项目中,通常会使用虚拟环境(如venv)来管理项目依赖。为了在Docker容器中重建这些依赖,我们需要将当前虚拟环境中的所有包及其版本信息导出到一个requirements.txt文件中。在项目根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

pip freeze > requirements.txt

这条命令会将当前虚拟环境中安装的所有Python包及其精确版本写入requirements.txt文件。这个文件将作为Docker构建过程中安装依赖的依据。

2. 编写Dockerfile

Dockerfile是用于构建Docker镜像的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指令,描述了如何逐步构建镜像。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ockerfile的文件(注意没有文件扩展名),并添加以下内容:

# 使用官方Python 3.10.12作为基础镜像
FROM python:3.10.12

# 设置容器内的工作目录
WORKDIR /app

# 将requirements.txt文件复制到容器的工作目录中
COPY requirements.txt ./

# 在容器中安装所有Python依赖包。--quiet参数可减少输出信息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quiet

# 将项目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容器的工作目录中
COPY . .

# 暴露容器的8000端口,供外部访问。这只是声明,实际端口映射在运行时指定
EXPOSE 8000

# 定义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这里以Django开发服务器为例
CMD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0"]

Dockerfile指令详解:

  • FROM python:3.10.12: 指定构建镜像所基于的基础镜像。这里我们选择官方的Python 3.10.12镜像,它包含了Python运行时环境。
  • WORKDIR /app: 设置容器内部的工作目录为/app。后续的所有操作都将在此目录下进行。
  • COPY requirements.txt ./: 将宿主机当前目录下的requirements.txt文件复制到容器的/app目录下。
  •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quiet: 在容器中执行命令,安装requirements.txt中列出的所有Python依赖。--quiet参数可以使安装过程的输出更加简洁。
  • COPY . .: 将宿主机当前目录(项目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复制到容器的/app目录下。
  • EXPOSE 8000: 声明容器将监听8000端口。这只是一个文档化的声明,并不会自动进行端口映射。
  • CMD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0"]: 定义容器启动时默认执行的命令。对于Django应用,这通常是启动开发服务器的命令。0.0.0.0表示监听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以便从容器外部访问。

3. 构建Docker镜像

编写完Dockerfile后,就可以使用docker build命令来构建Docker镜像了。在项目根目录下(Dockerfile所在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docker build -t my-app-img:0.1.0 .

命令详解:

  • docker build: 构建Docker镜像的命令。
  • -t my-app-img:0.1.0: 为构建的镜像指定名称和标签。my-app-img是镜像名称,0.1.0是标签(通常用于版本控制)。
  • .: 指定构建上下文的路径,即Dockerfile所在的目录。Docker守护进程会从这个目录中查找Dockerfile和构建所需的文件。

构建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您的网络速度和依赖包的数量。构建成功后,您可以使用docker images命令查看已创建的镜像。

4. 运行Docker容器

镜像构建完成后,就可以使用docker run命令来启动一个Docker容器,并在其中运行您的Python应用了。

docker run --rm -d -p 8000:8000/tcp my-app-img:0.1.0

命令详解:

  • docker run: 启动一个新容器的命令。
  • --rm: 容器停止后自动删除。这在开发和测试环境中非常有用,可以避免产生大量无用的停止容器。
  • -d: 在后台(分离模式)运行容器,不会占用当前终端。
  • -p 8000:8000/tcp: 端口映射。将宿主机的8000端口映射到容器的8000端口。这样,您就可以通过访问宿主机的8000端口来访问容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
  • my-app-img:0.1.0: 指定要运行的镜像名称和标签。

5. 访问应用程序

容器成功运行后,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程序。在您的Ubuntu桌面或其他能够访问宿主机的设备上,打开浏览器并输入以下地址:

http://localhost:8000/

如果一切顺利,您将看到您的Python应用程序(如Django REST Framework的欢迎页面或API端点)在Docker容器中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为了构建更健壮、高效和安全的Docker化Python应用,请考虑以下最佳实践:

  1. 生产环境部署:

    • WSGI服务器: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仅适用于开发环境,不具备生产环境所需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生产环境中,应使用Gunicorn、uWSGI等WSGI服务器来运行Django或Flask应用。
    • 反向代理: 建议在WSGI服务器前部署Nginx或Apache等反向代理服务器,处理静态文件、负载均衡、SSL终止等任务。
  2. 依赖管理:

    • 精确锁定版本: pip freeze可以锁定当前环境的精确版本。在团队协作或生产环境中,建议使用pip-tools等工具来管理依赖,确保requirements.txt中的版本是确定的。
  3. 镜像优化:

    • .dockerignore文件: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dockerignore文件,列出不需要复制到镜像中的文件和目录(例如.git/, __pycache__/, venv/, .env等)。这可以显著减小镜像体积,加快构建速度。
    • 多阶段构建: 对于生产环境,可以采用多阶段构建(Multi-stage builds)。例如,在一个阶段安装构建工具和编译依赖,然后在另一个阶段只复制最终的运行时文件,从而生成一个更小、更安全的生产镜像。
  4. 环境变量:

    • 敏感信息: 数据库凭据、API密钥等敏感信息不应硬编码在Dockerfile或代码中。应通过Docker的环境变量(-e参数或--env-file)在容器运行时传递。
  5. 日志处理:

    • 标准输出/错误: 容器化应用应将日志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或标准错误(stderr),而不是写入文件。这样,Docker的日志驱动程序可以捕获这些日志,并与日志管理系统(如ELK Stack, Splunk)集成。
  6. 数据持久化:

    • Docker卷(Volumes): 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存储持久化数据(如数据库文件、用户上传的文件),应使用Docker卷(Volumes)或绑定挂载(Bind Mounts)来确保数据在容器生命周期之外的持久性,即使容器被删除,数据也不会丢失。

总结

通过本教程,您应该已经掌握了在Ubuntu系统上使用Docker容器化Python应用的基本流程。从依赖管理到Dockerfile编写,再到镜像构建和容器运行,Docker提供了一种高效、可移植的方式来部署您的应用程序。遵循最佳实践,您可以进一步优化您的Docker化应用,使其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都能表现出色。

今天带大家了解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文章的技术知识我们会一点点深入介绍,欢迎大家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一起学习编程~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