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早报|AI公司小冰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法律伦理问题成议题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5-26 16:28:44 427浏览 收藏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早报|AI公司小冰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法律伦理问题成议题》,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下文中的内容我们主要会涉及到等等知识点,如果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科创板日报》16日讯,小冰公司宣布启动“GPT克隆人计划”,首批限制300个名额,最短三分钟采集数据,即可创造源于本人性格、技能、声音、外貌的AI克隆人。同时,我们将提供一个平台,以便本人有偿或无偿地向自己的受众提供认证的克隆人。小冰公司表示,将随计划推进,逐步放开人群及名额限制。目前计划在年底前,将GPT克隆人规模扩大至10万人。

早报|AI公司小冰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法律伦理问题成议题

目前微信AI小冰已开启报名,报名者需填写姓名、手机号码、账号主页链接或ID(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等待小冰发来授权文件。

根据财新网报道,小冰公司CEO、原微软Bing搜索引擎亚洲总经理李笛介绍,小冰之前常提到AI数字人(AI Bing)产品,而AI 克隆人是数字人中一个特别的类别——有真实人类做对照,它不仅是能对话和写新闻稿的AI系统,还有声音和性格,是“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

小冰公告称,半年前完成了GPT模型的研发,并在日本排名GPT类开源大模型下载量的第一位。首批克隆人可运行于最廉价的T4 GPU,而无需A100等高端芯片;在神经网络渲染部分,小冰技术甚至不需要GPU,而是在CPU上运行,为实现全面普及做好了充足准备。

早报|AI公司小冰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法律伦理问题成议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美国一名网红Caryn Marjorie用OpenAI提供的GPT-4的API,创造了一个语音聊天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就是AI版本的自己,粉丝可以花1美元/分钟,和AI版的她聊天。

与其他AI生产内容一样,AI克隆人也面临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李笛表示,小冰会对采集普通人的生物学特征一直很谨慎,但要制作克隆人,必然要采集脸和声音等生物学特征。对此,小冰一方面会要求被采集人证明,输入的内容是他本人,另一方面,小冰只会采集一个很小的样本,只用在模型训练上。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指出,AI模仿真人的数字人,在训练阶段,存在隐私保护的问题,例如,用户上传的社交网络内容,往往是和其他人交互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如果包含其他人的个人信息,不经同意便上传,涉嫌侵犯对方隐私权。在输出阶段,遇到伦理和法律挑战,交互的内容必须符合当地法律规定,同时符合主流道德标准。

作者:Ballad

来源: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

以上就是《早报|AI公司小冰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法律伦理问题成议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AI、GPT、法律伦理的资料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