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5年后大模型将成为AI应用关键基础平台

来源:51CTO.COM

时间:2023-05-31 19:29:17 165浏览 收藏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5年后大模型将成为AI应用关键基础平台》,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下文中的内容我们主要会涉及到等等知识点,如果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5年后大模型将成为AI应用关键基础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在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大模型研究代表成果完全由美国主导,我国阿里、百度、清华等单位及时跟进,大模型预计5年左右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键基础平台,类似PC时代操作系统,由美主导的大模型生态对我国形成严峻挑战。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处于应用强势、基础较为薄弱的状况,强化原始创新避免陷入“无源之水”的困境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破局的重中之重。要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数据”“算法”与“算力”是发展支柱: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教材,决定智能的范围;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决定智能的水平;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引擎,决定智能的效率。

当前,我国已经先行实现了亿级数据的处理,并成功实现了十亿像素级别的图像输出。未来,我国抢占人工智能与数据发展主导权的关键在于实现从限定场景扩大到开放场景的过渡,实现人工智能对于复杂环境的理解。

大模型的训练是扩大模型规模的主要方法。当前,随着大型模型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复杂性增加、任务变得更加多样化,相应的成本也不断增加。据戴琼海预测,约在5年之后,大型模型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平台,并像PC操作系统一样重要。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数据、算法的不断突破,到了今天,算力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算法的发展,算力也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制约因素。戴琼海指出,根据摩尔定律,算力每两年会翻一番,如果要迎合当下的发展需求,理论上算力每3、4个月就要翻一番。面对不断加剧的算力不足问题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难题,我们必须迫切地推进算力的优化和创新。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是否有顺利帮助你解决问题?若是能给你带来学习上的帮助,请大家多多支持golang学习网!更多关于科技周边的相关知识,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声明:本文转载于:51CTO.COM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