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达芬奇机器人为96岁奶奶完成结肠癌微创手术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6-08 19:51:30 108浏览 收藏

对于一个科技周边开发者来说,牢固扎实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golang学习网就来带大家一点点的掌握基础知识点。今天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达芬奇机器人为96岁奶奶完成结肠癌微创手术》,主要介绍了,希望对大家的知识积累有所帮助,快点收藏起来吧,否则需要时就找不到了!

央广网深圳6月2日消息(记者 周子瀛)探查、分离、止血、缝合,这些手术动作不需要主刀医生站在手术台前完成,只要通过控制台操控机械臂就能精准完成。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张海涛手术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的协助下,为一名96周岁的奶奶行升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陈奶奶(化名)今年96岁,两年前开始反复消化道出血,医生建议行胃肠镜检查,但因为年龄大,又有心脏病和老年基础疾病,家人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进行相关检查,每次都在外院进行输血、止血及对症治疗。今年5月,胃肠外科张海涛主任、秦颖主任团队接诊了陈奶奶,通过检查发现升结肠中有一环周生长的肿瘤,就连手指粗细的内镜都无法通过。肿瘤已经严重占据肠道空间,因为升结肠是整个大肠中最宽的部分,据悉。若再不将肿瘤切除,将严重威胁到陈奶奶的生命。

但是为一名96岁高龄老人进行手术谈何容易,由于肿瘤的影响,陈奶奶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住院期间血色素最低的时候只有46克。为了让陈奶奶各项指标尽快达到手术标准,医生在她肠道最狭窄处放了一个支架,将肠道暂时撑开,可以通过进食的方式辅以静脉输注补充营养,并通过缓泄的方式做好术前肠道准备。

秦颖主任表示,为了尽量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麻醉时间,最终和家属达成一致选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患者进行手术,和传统腹腔镜相比,手术机器人直视三维立体高清图像,可以将手术画面放大10-15倍,能更清晰的看到细小的血管和组织,并且仿真手腕器械有7个旋转自由度,方便了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控制系统还能自动滤除人手的震颤,操控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达芬奇机器人为96岁奶奶完成结肠癌微创手术

秦颖医生为陈奶奶检查伤口(央广网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据张海涛主任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综合体,融合了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被赞誉为“手术台的革命者”。“相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的优势非常明显。”手术过程中呈现给主刀医生的是三维立体的图像,同时具有放大效果,让主刀医生突破了人手、人眼和空间的局限,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完成更加精细的操作,对于肿瘤组织的切除清扫更全面、更彻底,同时能最大限度避免对神经系统和血管的损伤。此外,达芬奇机器人还具有过滤功能,可以过滤掉人手的生理性抖动,手术更精细、更安全、更精准,在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科和胸外科已经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

术后陈奶奶恢复地很快,24小时候就可以下地走路了,并于6月1日康复出院,陈奶奶及家属对张海涛主任团队,消化内科孙大勇主任以及老年医学科肖小华主任都赞不绝口。正是张海涛主任团队的技术和实力,让家属下定决心接受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在医疗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护下,陈奶奶快速康复,身体状态比术前更好。为此陈奶奶激动地表示在儿童节出院是寓意自己重获新生,特意交代子女,要做一块“红布”送给治疗团队以示感激。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开展,代表目前世界微创手术的顶峰,进一步创造生命的奇迹,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达芬奇机器人为96岁奶奶完成结肠癌微创手术

陈奶奶家属送上锦旗(央广网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理论要掌握,实操不能落!以上关于《达芬奇机器人为96岁奶奶完成结肠癌微创手术》的详细介绍,大家都掌握了吧!如果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就来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吧!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