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AI会让媒体人失业?你多虑了......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6-10 15:22:02 442浏览 收藏

目前golang学习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科技周边的文章了,自己在初次阅读这些文章中,也见识到了很多学习思路;那么本文《AI会让媒体人失业?你多虑了......》,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阅读完后真的对你学习科技周边有帮助,欢迎动动手指,评论留言并分享~

AI会让媒体人失业?你多虑了......

编辑:巩霞 李忆林子

来源:综合自新京报、腾讯媒体研究院、青年记者杂志等

AI持续刷屏。

AI能写诗、AI能作画,AI还能写论文。

“AI克隆人”让粉丝花30元就可以和网红明星视频聊天, “AI孙燕姿”让 无数孙燕姿的粉丝沉迷于翻唱作品......

在AI技术发展的浪潮来临之际,对于任何领域的原创作者来说,“被替代”的忧虑若隐若现。

于是,一个话题被频频提及:AI会取代新闻媒体人吗?

甚至有人开始给媒体人制造焦虑。

此时,不妨先回答两个问题:

一,AI可以替代媒体人去新闻现场,采访到第一手的、包括图文、视频、音频在内的新闻素材吗?

二,除了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之类的简单资讯,通过包括 ChatGPT在内的工具“东拼西凑”出来的稿件,哪家权威媒体敢直接发表吗?

答案是很明确的。

技术有它的进步之处,媒体人更有自身的价值,完全不用焦虑。

01

媒体人面对AI的态度

对于方兴未艾的AI技术在传媒行业的应用,业内人士在整体上持积极态度。

《传媒》杂志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强化传媒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风险防范与伦理建设》认为:

传媒行业是最新事物的第一感知者,也应该是最新技术的最早拥抱者。

传媒行业一定要运用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助推媒体与科技持续深度融合,提升用户体验和媒体影响力。在不久的将来,让ChatGPT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技术,媒体人完全不用回避,而应思考如何利用好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让工作变得更完善,实现“人机协同”。

02

媒体人使用AI的四种方式

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记者的工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内容质量。

腾讯媒体研究院《新闻业新变革:AI如何改变记者的工作方式?》一文中总结了媒体人的四种AI使用场景:

1.AI改写资料搜索方式

在过去,记者需要翻阅海量的纸质材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

首先,AI搜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的搜索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供愈发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搜索结果。记者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或问题,快速获取到与其相关的新闻报道、文献资料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采访和报道工作。

其次,AI搜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和过滤,帮助记者挖掘有价值的内容。记者可以极大地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并运用这些信息来支持自己的报道和分析。

最后,AI搜索能够利用个性化推荐和自动整理等技术,使记者获得更智能和便捷的信息服务。记者可以个性化定制其搜索和推荐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和工作要求,根据自己的偏好和习惯进行选择。

2.AI支持智能信息整理

在新闻采写和报道工作中,通过对新闻资料的细致归类和深入分析,记者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利益关系、相关人员的观点态度等重要信息,从而发现隐藏的信息和问题,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过去,这些细致繁琐的整理工作会消耗记者大量时间和心力,但现在凭借AI技术,记者可以更加轻松地对新闻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更好地把握事件背后的故事。

AI会让媒体人失业?你多虑了......

▲资料图。图/IC photo

3.AI助力自动化新闻创作

AI写作工具已经成为自动化新闻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这些工具能够协助记者自动创建新闻报道、摘要和标题等内容。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创作方式,利用AI写作工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并增强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整体效果。

AI技术有助于记者优化内容质量,增强文章的易读性和易懂性。例如,AI驱动的文本编辑器Hemingway Editor可以帮助记者改进文章的语言表达、结构和逻辑,检查文章中的复杂句子、过度使用的形容词和副词等问题,并提供简化建议。

记者可借助AI技术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取数据支持并生成相应的内容稿件。这大大缩短了内容生产的周期,并使得记者的报道更加有说服力。以Automated Insights 开发的Wordsmith为例,它可以自动将数据和信息转换成自然语言的文本。通过输入数据并选用合适的模板和规则,记者可以轻易生成符合要求的自然语言文本。该工具已经被多家媒体公司使用,如福布斯和美联社。

总之,目前能够利用AI辅助记者进行内容写作的工具正逐渐丰富,记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AI工具诚然为记者乃至新闻行业带来许多便利,但同时腾讯媒体研究院也提醒人们仍需保持警觉,避免过度依赖AI技术,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和判断力。

4.AI图片与视频创作工具赋能多媒体生产

03

新闻伦理还得靠媒体人把关

媒体人在拥抱AI技术时,要注意什么?

“专业、理性地对待人工智能”虽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止步在这一句空洞的诺言。

青年记者杂志公众号《面对AGI,媒体能做什么》中所点明, AI的未来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合理地、科学地、有节制地使用AI,平衡创新与风险,是媒体必须直面的。

毕竟,媒体行业、新闻报道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依赖AI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问题,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精准的内容服务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新闻伦理、内容安全、虚假数据训练等问题。

如果AI系统被用于生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内容,是否会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如果AI的训练数据受到污染或具有歧视性,是否会产生不公平的带有偏见的报道?如果为了某一政治目的人为干预AI系统的训练学习,是否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如果没有人对AI进行严格监督和把关,可以看出AI并非万能全知,新闻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媒体道德失范后果。捍卫大众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角色,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尽可能规避潜在的法律与 道德问题,都是我们在与技术共生的新时代所肩负的责任。

南方传媒研究《人机协同:ChatGPT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明确断言: 没有任何算法可以代替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判断。

人工智能生产已经在逐步打破传统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生产流程,驱动着媒体生态格局发生变动。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行业面对技术带来的由外而内的变化,需要坚持技术的工具属性,坚信技术向善的方向是由人来保持的, 没有任何算法可以代替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判断。

拥抱人工智能只是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种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去完成重复性任务的可能性,将新闻工作者从繁碎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需要人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工作中。

- 阅 读 推 荐 -

谁在网暴武汉坠亡母亲?

媒体做新闻客户端,真的是找死吗?

理论要掌握,实操不能落!以上关于《AI会让媒体人失业?你多虑了......》的详细介绍,大家都掌握了吧!如果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就来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吧!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