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外科医生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手术”得到补充商业医保覆盖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6-13 20:27:25 448浏览 收藏

哈喽!大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我是golang学习网的一名作者,今天由我给大家带来一篇《外科医生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手术”得到补充商业医保覆盖》,本文主要会讲到等等知识点,希望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拥有比传统开放手术、腔镜更快速康复的优势,又能达到与传统开放手术、腔镜手术一致性的手术治疗预后。随着手术机器人系统不断应用于临床辅助外科医生开展精准手术,越来越多患者从这一外科新技术中获益。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2023年度“致敬卓越”规范化微创外科治疗手术直播周活动。来自该院的资深外科专家通过机器人手术演示,以线上直播形式推广肿瘤规范化微创外科治疗手术,吸引了50万人次观看

外科医生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手术”得到补充商业医保覆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手术机器人,本次活动增加了“大众试驾教育”和“卓越中心参访”等体验活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实现了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对机器人手术相关费用的覆盖,提升了这一新型外科技术的可及性问题。

与传统开放、腔镜手术不同,使用高级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主刀医生并非站在患者身边,而是坐在外科医生控制台前。通过操纵控制台上的手柄、踏板来实现精准手术。施术医生能够立体地看到手术靶区位置,这归功于裸眼3D技术的运用以及控制台前的视野框。刘卓炜教授表示,手术机器人的器械臂可以旋转720度,在精准切除肿瘤、肌肉和组织的功能重建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器械臂也可以增加操作的稳定性,减少主刀医生的体力消耗。

据悉,该中心2016年启用新型的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后,在头颈、胸外、肝胆、胃肠、泌尿、妇科等肿瘤的外科手术中已经完成了超过7000台手术,手术量位居广东省前列。

这项技术尽管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但由于难度大、风险高以及培训不足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2022年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批准成为华南地区第一家手术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培训基地”,该中心设置在中肿黄埔院区,至今已培训了20多位主刀医生,以及许多熟悉机器人手术的助理医生。“在中心通过培训的医生可以获得国际认证手术资质,不必再赴境外培训。”

外科医生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手术”得到补充商业医保覆盖

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而言,现阶段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相关耗材费用较高且暂未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一些兄弟城市已经开始将部分病种的机器人手术费用纳入医保,而在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诸如穗岁康这样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也可以为其提供保障。”

根据刘卓炜教授的说法,当前许多医院在临床上使用的手术机器人均为进口的手术器械。不少国产的手术机器人已经上市,能够达到和进口器械同等的操作效率和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杨家琰

通讯员 陈鋆 赵现廷 郑敏珊

以上就是《外科医生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手术”得到补充商业医保覆盖》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的资料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