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日媒:AI高效解析纳斯卡地画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6-17 09:48:07 154浏览 收藏

IT行业相对于一般传统行业,发展更新速度更快,一旦停止了学习,很快就会被行业所淘汰。所以我们需要踏踏实实的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技术,尤其是初学者。今天golang学习网给大家整理了《​日媒:AI高效解析纳斯卡地画》,聊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日媒:AI高效解析纳斯卡地画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6月4日报道,日本山形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通过借助人工智能(AI)解析航拍照片,发现了四种纳斯卡地画。纳斯卡地画是位于南美国家秘鲁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寻觅纳斯卡新地画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比单凭肉眼速度更快。“过去要花20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年”,仍有许多谜团待解开的地画研究有望进一步加速推进。

研究人员以前的方法是通过在航拍照片中用肉眼找出地画候选项,然后通过实地调查来具体判断。地画在纳斯卡台地上零星分布,覆盖面积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跨越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20公里。用肉眼逐一查看航拍照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2018年,山形大学纳斯卡研究所与IBM日本公司合作,启动了一项利用人工智能寻找地画的实证实验。通过深度学习技术,AI能够学习大量数据并掌握地画的特征,从而提高了新地画的发现效率。

课题是,地画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形状,如人物、动物和几何图形等,研究者很难找出共同特征。仅有21个可用地核数据,并不足以支持深度学习所需的数千甚至数万个数据。

研究团队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不是让AI将一幅地画从整体上进行读取,而是细分为“头”、“脚”等各个部位,让AI学习共计307项数据。如果画中的前述元素未知,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发现它们。

通过读取纳斯卡台地航拍照片约10%的面积,AI能够迅速提示多个地画候选项,其速度比肉眼寻找快21倍。汇总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发表在考古学相关国际学术期刊上。

通过实地调查确定的是四种地画,分别是“人”(约5米)、“脚”(78米)、“鱼”(约19米)和“鸟”(约17米)。其中,2019年公布的143幅新发现地画中包括人像地画,而其他三种地画则包含在去年公布的168幅地画中。

研究团队今后计划推进在整个纳斯卡台地的调查。近年来,地画的破坏问题由于市区扩建等因素而凸显,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发现未知的地画,从而有助于保护纳斯卡地画。

山形大学考古学教授坂井正人不无期待地表示:“通过有效利用AI,肯定还会发现更多地画。这有利于弄清古人绘制地画的目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带大家了解了《​日媒:AI高效解析纳斯卡地画》,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给大家分享更多科技周边知识!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