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当机器人“拥抱”AI大模型,会开出一朵怎样的花?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5 20:19:56 194浏览 收藏

怎么入门科技周边编程?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点?这是新手们刚接触编程时常见的问题;下面golang学习网就来给大家整理分享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初学者一些帮助。本篇文章就来介绍《当机器人“拥抱”AI大模型,会开出一朵怎样的花?》,涉及到,有需要的可以收藏一下

今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爆发”,人形机器人再一次“走红”,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加速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

众所周知,人形机器人是具有与人类似外观和运动方式的智能机器人,具有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医疗、教育、娱乐、生活等领域,目前正逐渐打开通用场景的“大门”。

在工业应用领域,相比于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具自身优势,应用也更加通用、复杂。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近日,北京市为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在同一时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的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并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北京市在《方案》中着重提到“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

此外,北京市还要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

尤其在“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方面,《方案》提出,开发并持续完善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挖掘应用场景资源,为模型预训练提供多样化场景数据支持,提高模型通用性和实用性。突破大模型多模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我们开发了一种针对各类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场景特点的高效微调算法,以推动大模型在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3年5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到,重点任务包括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构建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领域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等。

现如今,AI大模型已经开始了在机器人领域的“挖呀挖呀挖”之旅,种下智能化的种子后,不知会开出怎么的花呢?

据招商证券的研报所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持续验证“AI软切硬”逻辑,成为“AI+”终极应用的可能性较高。另据麦肯锡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55亿元。

另外,据行业相关分析,AI大模型有望助力工业机器人市场扩容10倍甚至100倍,可见前景之辽阔。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机器人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人形机器人研发技术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硬件设备,如减速器、伺服电机和线性执行器,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市场机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带大家了解了《当机器人“拥抱”AI大模型,会开出一朵怎样的花?》,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给大家分享更多科技周边知识!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