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7-30 19:42:36 151浏览 收藏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看看今天我又给各位带来了什么文章?本文标题《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很明显是关于科技周边的文章哈哈哈,其中内容主要会涉及到等等,如果能帮到你,觉得很不错的话,欢迎各位多多点评和分享!

你想拥有一个会说话、会动、会思考的机器人吗?

如果你是一个科幻迷,那么你一定对机器人这个概念不陌生。从《银翼杀手》中的仿生人,到《终结者》中的终结者,从《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到《机械姬》中的女人……机器人在科幻作品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时是人类的敌人,有时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伙伴,有时则是人类的替身。但无论如何,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最终极形态”,往往都是具有高度智能与能力的存在,它们不仅可以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环境,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适应性行为来完成各种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几乎成为了科幻电影中的“标配”。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电影《机械姬》中的女性机器人

确实,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完全可以拥有这样的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和创新,一种被称为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新型机器人已经问世。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具备自主决策和行动能力的机器智能,以其高度的交互性和适应性,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关注。在7月6日-8日举行的WAIC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众多厂商展示了在具身式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技术。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机器人:从执行到创造

在本届大会上,多款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首次亮相或发布新品,展示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和技术创新。其中,特斯拉展示了其双足类人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身高173cm,重57kg,能够承担20kg的重量,未来的目标是“代替人类完成枯燥、危险或无聊的工作”。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

除了特斯拉,其他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也带来了各自的智能机器人产品,达闼科技展示了搭载大模型对话能力的双足机器人小姜就是其中表现非常不错的代表。在接入针对机器人专门设计的RobotGPT后,小姜不仅能够与现场观众展开对话,还能扮演多重角色,不仅为现场观众展示了其舞蹈、篮球的“功底”,还通过为现场观众送上咖啡的方式,展示了其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机器人版“千手观音”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机器人咖啡师

达闼展台迎来了具备更高性能的小姜下一代Cloud Ginger 2.0,成为展会亮点的同时也被誉为展台的“迎宾明星”。最新款人形机器人不仅升级了智能柔性关节及多种传感器,还增加了高精度智能抓取、视觉和激光定位导航能力,再加上进行了针对性升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拥有非常不错的性能。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机器人迎宾小姐

另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定功能或领域的智能机器人,例如提供服务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网易伏羲展示了一系列以高智能化、全自动化的无人装载工程机械,它能够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主动避障、自主作业、自动监控与提醒等自动化功能,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搅拌站智能系统,实现装载机作业路径的智能规划执行。可以开发一种无人操作挖掘机器人,使一个人能够同时控制多台挖掘机完成自动化任务。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事实上,随着无人装载机械的问世,工程机械不仅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还带来了工业领域的革新和机遇。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工程机械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减少人力成本和风险,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工程机械可以实现与云端的实时数据交互和分析,从而实现智能管理和监控,提升运维水平和服务质量,具身式人工智能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除此之外,MEDBOT微创机器人展示了一系列包括“图迈”腔镜机器人、“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等众多医疗相关智能应用。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医疗机器人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安全、高效的手术操作,并且能够通过远程技术实现更加广泛的手术服务,此前MEDBOT就曾进行过包括西藏首例5G远程国产机器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在内的多项国内外首例,不仅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也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了更新更好的体验。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人工智能如何为机械“注入灵魂”

从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具身式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非常具有讨论价值的学术概念,事实上其实际应用与我们并不遥远。具身式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局限于模仿生物或人类的形态和行为,而是开始创造出更多符合特定需求和场景的解决方案,不仅具有高度的智能和灵活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进行自我学习和优化,这才是具身式人工智能的最大特征。因此具身式人工智能不仅是AI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也是下一步AI发展的手段,而具身式人工智能从模仿到创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将会使机器人更加智能、灵活、有趣、有用, 智能机器人不仅会是人类的助手,也将会成为人类的伙伴。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可以说它也是一种具体体现了人工智能的形式。得益于FSD的优异表现,特斯拉的汽车产品能够通过视觉神经网络收集信息并在车载处理器上进行运算,还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训练,反过来使其自身更加“聪明、老练”,甚至是通过与人类司机的对比学习掌握处理应对更加复杂交通环境的方法,使其整体就像带轮子的智能机器人一样,可以说是诠释了具身式人工智能的概念。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以视频形式参加了2023年WAIC大会的开幕式。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他之前还预测过,未来地球上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并且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将会超过1:1。“未来世界,机器人的生产效率会比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效率强上很多”,很明显他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非常乐观,甚至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会成为特斯拉长期价值的来源。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可以这样重写:马斯克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非常自信,认为今年有望实现全面自动驾驶。众所周知,智能汽车想要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必然要面对更为庞大的数据进行训练,这又需要更强的算力和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作为支撑,而全面自动驾驶的发展也会推动集成度更高的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具身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因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而获得巨大推动。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除了体验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本次展览还聚焦于两个令人瞩目的领域:虚拟现实元宇宙和大规模模型。这两个领域近期备受关注且处于前沿地位,同时与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和支持,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元宇宙技术扩展其应用场景和交互方式,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学习和优化自己的行为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和适应性,与此同时,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为大模型技术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反馈,从而帮助大模型技术更好地优化和调整自己,起到了非常不错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会中展示了包括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金山的智能办公助手WPS AI等一共30多个最新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近年来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未来,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与这两个领域形成更加紧密和深入的合作和融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人工智能艺术画

结语

从本届WAIC2023展会上展示的各类产品来看,虽然高集成度、高完成度的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不多见,但在很多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前面提到的工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及教育机器人等。除了智能化的进步,展会上许多产品在硬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云深处“绝影”系列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

京东云“工小匠”

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一项高集成度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其发展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价值。本届WAIC2023各个厂商的优秀表现让我们看到,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还能够增加游戏乐趣和沉浸感,以及拓展其他领域的应用场景。

尽管目前看到的应用距离科幻大片中的机器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具身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我们期待着有一天,我们能够拥有一位能够与我们对话、行动和思考的机器人作为我们的伙伴或助手。

今天关于《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涌向何处?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看重》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