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办法落地:一边鼓励自主创新,一边划定“红线”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3 20:48:51 289浏览 收藏

今天golang学习网给大家带来了《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办法落地:一边鼓励自主创新,一边划定“红线”》,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等等,无论你是小白还是老手,都适合看一看哦~有好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若是看完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点赞支持呀!一起加油学习~

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办法落地:一边鼓励自主创新,一边划定“红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全球第一个全面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法文件出台!

7月13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今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多年来的积累得以显现的结果。此时,出台《办法》证明了中国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和发展秉持了开放和包容态度,并且希望其能够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吸取了以前新技术新应用可能带来相关风险问题的经验教训,在技术发展刚开始被关注时,就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建议,规范行业。这一举措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预先防范风险,既具有规范行业发展的作用,也具有鼓励和支持的意义。”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办法》不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方面明确了“红线”,还为行业发展上指明了方向,鼓励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举或代表国家对人工智能市场的看好,这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政府的鼓励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发展机会,包括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优惠,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这将培养企业创新意识,推动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的良性发展。

多方面明确“红线”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如何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引起各方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底以来,已有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无锡市、成都市和广东省等地区陆续发布了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

今年4月,网信办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后时隔93天,《办法》作为全球第一个全面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法文件正式出台,并将自8月15日起施行。

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广泛应用,洪勇认为出台该文件的原因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文件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工智能服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有助于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此举释放了国家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关注和重视的信号。

据了解,此次《办法》界定了适用范围,提出了管理原则,对技术发展和服务治理提出了多项规定并明确了监督和法律责任。

该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政府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进行规范、监管,并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引和支持。这一举措向国家对技术重视和对行业支持的高度表达了信心,并提前对风险进行了预防。”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工智能板块迎利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办法》中不仅规定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限制,还明确了对其创新发展的鼓励态度。

《办法》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国际规则制定。

洪勇表示,《办法》中多次提及“鼓励”,明确展示了国家对人工智能市场的积极预期。这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政府的鼓励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发展机会,包括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优惠,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这将促进企业的创新激情,推动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当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吸引了投资市场的大量关注,而此次《办法》的出台也被业内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利好。

7月14日,A股人工智能板块内大面积上涨,新致软件、华是科技、银信科技、兴民智通等多股触及涨停,板块内342只个股呈现上涨趋势。

可以说,如今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门赛道。据了解,奇绩创坛、创新工厂、高瓴创投、联想创投、启明创投以及蓝驰创投在内等知名VC今年以来均有投资“出手”记录。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呈明显增长态势,平均每月融资案件数量达到48起。5月融资事件数量超过了50起,位列月度前列,而6月和3月的融资事件数量也超过了50起。而从融资事件的地域分布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以及江苏的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有76起、59起、53起、37起和30起。

对此,天眼查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大火,对于初创型企业吸引投资人注意,以更高的估值来获得融资有一定好处。长期来看,影响投资人是否出手的关键因素是被投资企业的产品能力是否获得市场认可。

投资者可能会过于聚焦短期收益,而忽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远潜力和商业可行性。这可能导致市场的泡沫化,一旦泡沫破裂,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此外,过度的投资和关注也可能导致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分配不均,部分热门领域和项目可能被过度投资,而其他有潜力的领域则被忽视。这可能限制创新,并导致市场失衡,妨碍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张孝荣警示道。

今天带大家了解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科技周边的技术知识我们会一点点深入介绍,欢迎大家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一起学习编程~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