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零数科技CTO兰春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数据

来源:51CTO.COM

时间:2023-08-05 14:27:12 151浏览 收藏

对于一个科技周边开发者来说,牢固扎实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golang学习网就来带大家一点点的掌握基础知识点。今天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零数科技CTO兰春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数据》,主要介绍了,希望对大家的知识积累有所帮助,快点收藏起来吧,否则需要时就找不到了!

“区块链进入平淡期不见得是坏事,在这期间需要我们慢慢去练内功,去期待下一轮的突破或者下一轮所谓的‘iPhone时刻’。”对于区块链所谓的“低谷”,零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兰春嘉并没有焦虑,从业多年的他,显然是区块链的多轮起伏的见证者。

中科大少年班本科、中科院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区块链领域博士后导师、前华为技术专家,在加入零数科技之前,兰春嘉作为技术专家的履历也相当亮眼,这些经历赋予了他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塑造了他对于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

尽管兰春嘉坦言在创业之初对区块链的认识并不清晰,但几年来在产业区块链领域稳扎稳打的成果颇丰,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具备领先性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和隐私计算平台,产品均通过工信部中国信通院、电子标准院权威测试。

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数实融合,智领未来”产业区块链生态论坛会后,兰春嘉接受了51CTO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对于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的洞察。

零数科技CTO兰春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数据

现状:产业应用落地需求反推技术演进方向

区块链的历史并不长,这一概念最早于2008年由中本聪提出,在2009年随着比特币的崛起才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正因此,比特币与区块链常被混为一谈。比特币和区块链之间唯一的联系在于,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区块链还有其他应用场景。据兰春嘉所言,区块链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确保防篡改、确定数据权属和保护隐私数据的能力。因此,数字化信任技术提供的区块链可以被应用于各种防伪溯源的场景中。

区块链按访问权限和去中心化程度可分为私有链、公链和联盟链。联盟链更适应国内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相较于私有链的封闭性和公链的监管难度。我国自2016年开始探索和发展联盟链,而联盟链的发展大约在2015年开始。这一年也正是零数科技创立之年。国内联盟链的发展方向是根据产业应用的落地需求来推动技术演进。”在兰春嘉看来,这是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的差异之处。

科技成果的发展和转化必然需要区块链技术来连接产业并赋能实体。联盟链由于节点比较少,处理速度快,交易成本低等特点,似乎天然是针对产业需求设计的,联盟链自然也成为区块链在产业层面落地的首选。联盟链在金融、能源、政务、汽车、医疗、电商、版权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是由其强大的定制能力所支持。

近年来,在政策加持下,我国区块链发展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标准制定持续推进,技术研究不断深入,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在过去的三年里,零数科技作为我国领先的区块链企业,每年业绩都实现了两倍增长。这在整个行业中都难得一见。“如果没有现实的应用场景,技术只是空中楼阁。区块链深入到实体的产业里,是难而正确的事情。零数科技创始人兼CEO林乐将公司显著的成就归功于“敢于涉足产业内部、勇于做出困难且正确的决策”。

护城河:技术之外是对市场的敬畏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或产业相结合,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来考虑问题。”

谈及零数科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的原因,兰春嘉认为技术并不是零数唯一的竞争力,“区块链行业,纯技术无法形成很强的护城河,零数的护城河是综合的能力,包括较强的客户场景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能为客户匹配最合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落地的闭环交付能力等。”

兰春嘉介绍,零数区块链技术采用自主创新的共识算法xPoA,实现了去中心化和交易效率的高效平衡,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区块链系统性能测试交易平均TPS高达15万,在工信部所有区块链性能评测中排名第一。同时,区块链平台能兼容各种国产的信创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国产芯片、数据库以及国产软件等,均做到了国产自主可控。此外,零数区块链服务平台根据相关客户的需求进行打磨,并经受了实际应用场景的检验,这正是兰春嘉对零数区块链在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信心来源。

零数科技在2021年入局隐私计算,并不算早。“与区块链平台共同构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是零知识隐私计算平台的主要竞争优势。”。”兰春嘉解释,入局隐私计算其实是来自客户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对于隐私保护的需求,所以零数隐私计算平台目前定位是依托于原有的传统区块链业务,在区块链平台之上,如果有些客户有数据流通的需求或者数据共享的需求,零数科技再提供数据可用的隐私计算服务。

但技术只是基础,如何在产业中实现落地或许是更重要的事情。

兰春嘉以零数科技区块链技术在汽车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了介绍。在自动驾驶的推广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前提问题:自动驾驶车辆上路产生的安全事故如何确定保险的责任界定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涵盖了两个要素: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数据可信可以通过区块链来解决,能够有效避免数据被事后篡改。车厂和保险公司等参与方出于商业保密或保护客户隐私的责任等原因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核心信息交接出去,而隐私计算可以保证各方在不泄露隐私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有序共享,即数据的可用不可见。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的结合,最终形成了定责依据。

兰春嘉认为,要深入场景研究技术,并逐渐积累越多的落地经验,这样可以建立更强的竞争优势。据了解,零数科技成立7年来,已走向多栖发展,在区块链上游基础设施、中游服务平台与下游的垂直应用均有布局,积累了50+典型案例,服务了80+客户,在汽车交通、能源电力、金融科技、政务监管、文化旅游、智慧农业等领域拥有众多落地场景。

未来:区块链进入平淡期不见得是坏事

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

面对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狂热,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兰春嘉却坦率说道,“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赛道,交叉点并不是很多。他补充说,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数据方面有一个明显的交集。尽管算力和算法在人工智能的三要素中,国内外的差距并不大,兰春嘉认为数据仍然是需要突破的关键要素。

兰春嘉指出,中文互联网上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封闭并孤立的状态,尤其是在产业领域。而垂直行业的大模型需要大量有效的产业数据进行训练。区块链在其中,可以基于其分布式架构形成对数据孤岛的连接,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从而在技术层面推进AI或大模型行业的发展。

但与人工智能的火热相比,区块链的讨论度似乎再次回归平淡了。

“所有技术都会有这样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可能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突然在一个时间点形成突破,突破之后大家又慢慢会习惯于技术本身带来的生产力提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于已习惯技术的突破将会再次出现在某个时刻。”技术背景的兰春嘉深谙技术的发展规律,因此在这个普遍显得有些浮躁的行业中也并未展露出焦虑情绪,“所有的技术都是这样发展的,区块链也不例外。其实区块链进入平淡期不见得是坏事,在这期间需要我们慢慢去练内功,去期待下一轮的突破或者下一轮所谓的‘iPhone时刻’。”

兰春嘉透露,零数科技下一步要练的“内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去支撑更大规模的区块链场景落地;二是在保证能力的同时,实现节点和网络规模的动态扩展;三是与异构系统的连接,包括跨链、链下系统的灵活交互等。

区块链自诞生之日,就伴随着大量概念的炒作和破灭,也伴随着大量的合规问题,在成立之初就扎入实体产业的零数科技从未行差踏错。未来的机会只会留给那些经过扎实探索和充分准备的团队,区块链是否能等到类似“iPhone时刻”的机遇仍然未知。

今天关于《零数科技CTO兰春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数据》的内容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下多多回复交流;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也希望回复留言以告知!

声明:本文转载于:51CTO.COM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