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

来源:搜狐

时间:2023-11-05 14:33:34 361浏览 收藏

目前golang学习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科技周边的文章了,自己在初次阅读这些文章中,也见识到了很多学习思路;那么本文《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阅读完后真的对你学习科技周边有帮助,欢迎动动手指,评论留言并分享~

最近,钉钉在云栖大会上举办了大型模型实践活动,公布了AI的最新进展。钉钉魔法棒、宜搭 AI、ChatBI、数字员工等多种智能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也在活动中展示

齐俊生,钉钉的首席产品官在他的演讲中表示,钉钉的AI魔法棒已经向所有用户开放了近100项技能测试,并且将行业和企业知识深度结合在一起,让智能化应用从有趣变得更有用,从通用变得更懂行

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

(齐俊生分享钉钉魔法棒最新进展)

钉钉AI 魔法棒开放 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 4 月,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全面智能化,所有产品要用大模型重塑一遍。在随后的 100 多天内,钉钉 17 条产品线、55+场景完成智能化再造,同时将智能化底座(AI PaaS)开放给生态伙伴和客户。

目前,钉钉魔法棒已覆盖钉钉全线产品,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开箱即用的智能产品矩阵。齐俊生介绍,11 月,钉钉魔法棒将对全体钉钉用户开放测试。用户通过 LUI(自然语言交互界面) 与 GUI (图形交互界面)融合的方式使用魔法棒,在不同场景都可以找到最短路径唤起智能创作、AI表格数据分析、AI脑图生成、聊天摘要等近百项 AI 技能,钉钉产品落实AI战略的步伐在加快。

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

齐俊生觉得,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大型模型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例如,通义千问等各种大型模型的发展迅猛,能力增强,成本降低,适用场景不断扩大

然而,市场正在重新审视大型模型和人工智能能够创造价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齐俊生认为,从钉钉客户的角度来看,只有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工智能应用才是真正有用的。企业对智能应用的需求越来越专注:

首先是需要更普惠,智能化产品是提升全局效率的工具,只有更普惠、更经济,才能更广泛地选择、使用;其次,需要更系统,企业经营中所沉淀的经验、知识需要被利用,智能应用需要系统性地融合行业知识、企业所积累的数据,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真实价值。最后,与经营的结合要更紧密,智能服务要深度贴近真实场景和客户诉求。

他认为,回归本质,企业关注新技术的目的从未变化,无论是发展 IT 还是推进数字化,或者是建设智能化,企业最关心的依然是提升经营效率与拓展商业空间。因此,深度价值创造,是钉钉智能化产品研发的重点。

钉钉AI方向的转变:从有趣到有用,从通用到懂行

近期, OpenAI 宣布年度收入已达到 13 亿美元;微软最新一期财报收入也因为Azure的智能化和Copilot而显著超出预期。基于大模型升级智能应用所带来的价值开始显现。

钉钉作为应用平台的优势在于从大模型技术到解决企业问题的智能应用。齐俊生表示,首先是从“有趣”到“有用”。钉钉提供丰富的行业场景和用户需求,在智能化底座的支持下,为不同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符合业务场景、有用且实用的智能化应用。这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升员工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数字资产管理场景,将信息转化为查询库需要复杂的程序语言,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高难度大。钉钉 ChatBI 解决方案,将大模型与企业原有知识库、业务数据结合,制造、零售等行业用户可采用自然语言,精准实时查询数据信息,完成企业决策。

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

其次是将“模型通识”转化为“行业专识”,钉钉从各行业客户中积累总结出的解决方案、产业知识,将成为大模型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燃料”,譬如钉钉低代码产品宜搭内,过去已沉淀了大量的行业需求模版,宜搭 AI 可以围绕企业痛点问题,通过对话实现一站式应用开发、门户生成、数据分析等服务,还可以根据描述,推荐行业内优秀案例。

AI 技能大幅拓展:钉钉开放近100项AI功能,提升从“有趣”到“有用”的体验

齐俊生表示,钉钉智能化接下来的建设,还有一大方向是从“应用+AI”到“AI+”。他认为AI 所带来的想象力绝不只是单纯地增加产品+ AI 能力,正如 PC 到移动互联网时期,绝不是把网页搬到手机上。AI 同样如此。基于魔法棒、AI PaaS 的建设,钉钉、钉钉生态伙伴与大模型的结合将是持续的升级与融合,从底层数据、产品设计到实现到交付,全方面、系统性地带来价值增量。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是否有顺利帮助你解决问题?若是能给你带来学习上的帮助,请大家多多支持golang学习网!更多关于科技周边的相关知识,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