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来源:机器之心

时间:2023-11-09 14:17:54 411浏览 收藏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下文中的内容我们主要会涉及到等等知识点,如果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大起大落之后,室温超导终于在2023年底结束了它的喧嚣

11 月 7 日,《Nature》杂志宣布,撤回今年 3 月 Ranga Dias 团队发表的室温超导论文。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对于在过去一年数次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领域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打击。

或许有人还记得今年夏天风靡一时的热门话题——名为「LK-99」的室温超导体。然而,就像它的崛起一样,它的衰落也同样迅速。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复现实验,人们终于认识到,它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冰箱贴」而已

三月份Ranga Dias团队发表的一篇论文似乎为LK-99的狂欢提前做好了准备

当时 Dias 团队声称发现了超导体(一种以零电阻传输电流的材料),能够在室温和相对低压的条件下工作。与 LK-99 不同的是,Ranga Dias 的论文是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同行评审期刊文章。

虽然登上顶刊并不能保证绝对的真实性,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意味着非常接近了。

撤稿是由八位论文合著者发起的

撤稿通知指出,这是该论文的 11 位作者中 8 位合著者的要求。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图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774-2

「作为对这项工作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他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出处、进行的实验测量和应用的数据处理协议,」通知补充说,这些合著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问题破坏了已发表论文的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 Ranga Dias 和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 (UNLV) 的 Ashkan Salamat 的论文第三次被撤回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Ranga Dias。图源:J. Adam Fenster/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目前,罗切斯特大学已向《Nature》杂志证实,正在对 Ranga Dias 的研究进行全面调查,此次调查由外部专家负责。然而,大学发言人未透露是否对 Ranga Dias 进行纪律处分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没有回答关于 Ashkan Salamat 是否正在接受调查,称「UNLV 不会公开讨论人事问题」,但「致力于在整个校园内维持研究诚信的最高标准」。

在去年,《Nature》杂志曾经撤回了一篇独立的论文,而在今年8月,《物理评论快报》也撤回了一篇论文。这给Dias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一些研究人员声称Dias抄袭了他们博士论文中的部分内容

Ranga Dias 已经经历了三次顶刊撤稿。对前两次撤回,他都表示反对,但对最新一次撤回还没有做出回应

室温超导研究经历了起起落落的过程

Ranga Dias 团队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中写到:「一种传统导体(由氢、氮和稀土金属镥组成的固体)被转化为一种完美无瑕的材料,而新材料似乎可以在 21 摄氏度(69.8 华氏度)下无电阻导电。」

然而,Dias团队的实验结果似乎很难复现。一些研究人员认为,Dias团队应该共享完整的原始数据集和详细的样品制备方法,或者将他们的材料样品寄给其他实验室进行测试

Dias说:“考虑到我们工艺的专有性和存在的知识产权,我们不打算分发这种材料。”

后来的「LK-99」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轰动全球、备受质疑到宣告无法复现结论的过程

今年 7 月,一个来自韩国的研究团队在 arXiv 上上传了两篇论文,宣称他们合成了一种常压下的室温超导材料 ——LK-99,其超导临界温度超过了水的沸点,最高达到 127 摄氏度。

LK-99,是一种铜掺杂的铅磷灰石,化学式写作: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这项研究迅速引起整个科学界的关注,并掀起一场「复现潮」。

韩国团队在论文中介绍了 LK-99 的详细合成步骤,由于操作简单,全球诸多研究者纷纷尝试合成 LK-99,并测试其抗磁性。

这些研究所观测到的乐观结果是:材料在永磁体磁场下表现出半悬浮现象,而且在常温常压下也可以产生此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悬浮只能被认为是悬浮了「一半」,因为部分样品仍然与支撑表面接触

然而,LK-99是否为真正的室温超导体难以确定,因为迈斯纳效应和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两个最重要特性,特别是零电阻的定量测量尚未得到充分的证实和再现

8 月初,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ICQM)提交到 arXiv 的一篇论文认为:其团队尝试合成的 LK-99 样品不具有超导性。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北京大学 ICQM 这篇论文让人们意识到:LK-99 很可能只是一种铁磁材料,这解释了它的悬浮特性。

美国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理论中心 CMTC 表示,LK-99 不是超导体,即使在室温(或非常低的温度)下也是如此。它被认为是一种电阻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乌龙事件发生后,室温超导还存在希望吗?

撤稿是科学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也会成为研究人员简历上的污点。

科学的进展,一部分取决于同行对其他科学家的主张的驳斥。通常,这种事情会在同行评审阶段悄悄发生,然后才成为发表内容更正式的一部分。但有时,问题会顺利通过评审的全程而未被发现。

现在,随着撤回成为现实,研究人员发现室温超导体的希望看起来更渺茫了。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398-4

https://techcrunch.com/2023/11/07/room-temperature-superconductor-false-claims/

文中关于Nature,产业,LK-99,室温超导体的知识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若是受益匪浅,那就动动鼠标收藏这篇《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文章吧,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了解相关技术文章。

声明:本文转载于:机器之心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