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反弹行情持续一个月,股价上涨50%的微创机器人-B找到了价值锚点?

来源:搜狐

时间:2023-11-29 09:03:23 244浏览 收藏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啊~本文《反弹行情持续一个月,股价上涨50%的微创机器人-B找到了价值锚点?》的内容中将会涉及到等等。如果你正在学习科技周边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我,以后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科技周边相关文章,希望我们能一起进步!下面就开始本文的正式内容~

今年6月末,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获得欧盟CE认证叠加“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两大利好曾为微创机器人带来一波向上行情。而10月末,图迈多科室注册申请获NMPA批准的利好则为微创机器人带来第二波,且这波行情持续了一个月。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微创机器人的股价在11月24日达到了21.2港元,呈现出超过年中高点的趋势。而且从10月24日的低点14.2港元计算,微创机器人的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49.3%

不过在11月24日当天有一个业内“小插曲”。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精锋®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SP1000获批上市。而这也让微创机器人的国内同行精锋医疗®成为中国首个、国际第二个,掌握多孔和单孔腔镜机器人核心科技,且两款产品都已获批上市的公司。

微创机器人需要面对直观医疗这个巨头,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内同行的发展,这意味着在手术机器人国产替代的道路上,微创机器人面临着挑战

背后是亏损继续扩大的情况

重写后的内容:根据市场份额统计,2022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5亿美元,其中直观医疗公司的收入达到62.22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3%。就专利数量而言,直观医疗在全球拥有7015项专利,涵盖了1484个独立的专利系列。根据最新财报显示,直观医疗仍持有4300多项有效专利,并有2100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可以看出,直观医疗是全球腹腔手术机器人的开创者,在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在国内市场上,国产替代品的发展一直在加速。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上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系统,还有威高、微创、康多、精锋等本土企业开发的多款手术机器人产品也成功获得了上市批准

而随着微创机器人、康多机器人、精锋医疗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多孔领域也形成了“1+4”的竞争格局。

然而,这也意味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制造商现在不仅需要在研发方面努力,还要在商业化层面与直观医疗展开竞争。在商业化的早期阶段,营销开支增加,收入难以覆盖支出的情况开始出现

以微创机器人为例,其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收入2160.3万元,同比增长904.79%;毛利656.2亿元,同比增长614.04%。但与此同时,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11.40亿元,同比扩大95.53%。

而最新披露的2023年中报则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760万元,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收入105万元实现大幅增长,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也达到5.4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4亿元,亏幅扩大17.46%。其主要因为公司多款产品上市导致销售开支大幅增加、去年较多活动及相应支出延后至下半年、年初推进业务聚焦后存在额外一次性的调整开支。

反弹行情持续一个月,股价上涨50%的微创机器人-B找到了价值锚点?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费用情况来看,公司仍然主要依靠商业化推广。数据显示,公司在此期间的销售费用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了97.8%。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拓展以及医生培训和临床教育的材料消耗增加所导致的

不过,在业务方面,持续增长的营销费用表明微创机器人正在不断验证其商业化能力

从具体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微创机器人的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机器人实现了4台商业化装机,并在多家头部三甲医院中标;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完成了境内首台商业化装机;而蜻蜓眼电子腹腔镜在去年以来的商业化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

截止今年上半年,图迈累计完成超过1200台临床手术,仅上半年超过500台,鸿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累计超过600台。

加快国内产品替代,打破专利和技术壁垒

今年6月14日,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合资生产获得了“国械注准”的批准,这意味着本地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获得了上市许可

从总量来看,中国市场此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装机量已经超过330台,这表明直观医疗在国内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尽管直观医疗旗下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2020年之后陆续到期专利,但其专业壁垒和先发优势仍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达芬奇上市无疑会给尚处于商业化初期的国产品牌带来新的一轮冲击。然而,即使如此,国内企业仍然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的渗透率明显低于美国市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国仅安装了约240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占全球安装总数的3.7%。只有不到10%的三甲医院在中国采用了达芬奇手术系统。此外,由于商业机密等原因,中国国内并没有直观医疗的商用单孔手术机器人。其次,近年来直观医疗一直在依赖“专利红利”,技术创新进展缓慢。目前在中国销售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直观医疗于2014年推出的第四代产品,而最新一代的达芬奇SP正式商业化要追溯到2018年第三季度

然而,实际上手术机器人是一个需要先发优势的赛道,在单孔腔镜机器人领域,直观医疗和达芬奇产品在国内并没有优势,这也使得单孔腔镜机器人成为了国产腔镜机器人打破达芬奇垄断的一个突破口

目前来看,北京术锐的单孔蛇形臂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款获得批准的单孔手术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在今年6月份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精锋SP1000在11月24日也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二款获批的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

在与直观医疗竞争中,微创机器人将重点放在商业化和产品性价比上。该公司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国内第一款获批准的四臂腔镜机器人,并能够完成RALRP手术。与直觉外科相比,微创机器人的图迈已经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部分临床指标不亚于达芬奇Si机器人,并且图迈每一到两年就会进行一次迭代,速度远远快于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和使用体验的差距迅速缩小。此外,图迈还具备成本优势,定价比达芬奇更加灵活(预计平均售价比达芬奇Xi机器人低30%)

反弹行情持续一个月,股价上涨50%的微创机器人-B找到了价值锚点?

叠加政策支持采购国产设备,及更优的本土服务及商业化能力,图迈便有望从达芬奇手中抢夺部分订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微创机器人能够直接面对直观医疗市场。从专利的角度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经获得了324项国内外专利的授权,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直观医疗所建立的2000多项专利壁垒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表明,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国内领先企业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来源:智通财经

到这里,我们也就讲完了《反弹行情持续一个月,股价上涨50%的微创机器人-B找到了价值锚点?》的内容了。个人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是为了更好的将其运用到项目中,欢迎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关于反弹行情,股价上涨,微创机器人的知识点!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