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中国科学家借助阿里达摩院AI技术,成功突破胰腺癌早期筛查难题:港媒报道

来源:搜狐

时间:2023-11-29 15:18:40 470浏览 收藏

“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这句话送给正在学习科技周边的朋友们,也希望在阅读本文《中国科学家借助阿里达摩院AI技术,成功突破胰腺癌早期筛查难题:港媒报道》后,能够真的帮助到大家。我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更新科技周边相关的技术文章,有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非常感谢!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7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在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中取得了突破,鉴于胰腺癌的高致死性,这项技术可能每年帮助拯救数千条生命。相关研究由阿里达摩院联合多家三甲医院提出,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

胰腺癌被普遍称为“癌症之王”,其五年平均存活率不到10%。2011年,这种疾病导致了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最近,上个月还导致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吴尊友的去世

胰腺癌死亡率如此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检测困难。它很少在早期被发现,而这时治愈的机会最大。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这是因为它通常在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之后才会引起症状。但是,由阿里巴巴达摩院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和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院临床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早期筛查模型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

这个模型结合了常见的平扫CT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日常体检。在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团队表示,早期筛查模型的特异性达到了99.9%,这意味着每1000次测试中只有一个假阳性病例。同时,该模型的灵敏度达到92.9%,也就是说它可以有效检测胰腺肿瘤,比放射科医生的平均表现提高了34.1%

《南华早报》援引论文审稿人之一、斯坦福医学院放射肿瘤学副教授Ruijiang Li表示,这项工作代表了“胰腺癌筛查正确方向的重要一步”。

我们团队开发的早期筛查模型专门针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进行定制,这是最常见的胰腺癌亚型,占所有病例的95%以上。每年全球约有466,000人死于PDAC

在美国,胰腺癌目前是男性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根据趋势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将成为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4月份发布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000年至2019年期间胰腺癌的发病率、存活率和死亡率的趋势,发现胰腺癌的死亡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具体来说,从2006年到2019年,每年的死亡率增加了0.2%

早期或偶然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机会。研究显示,如果高风险患者在早期筛查中被发现患有胰腺导管腺癌(PDAC),他们的中位总存活时间为9.8年,而晚期诊断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5年

然而,普通人群缺乏有效且易于获取的筛查技术。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每10万人中不到13例——在普通人群中使用昂贵的增强对比度CT扫描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曹凯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就现有的胰腺癌早期筛查工具而言,通常准确性不佳,这导致了很多误诊和不必要的恐慌

在去年,曹凯和达摩院医疗AI团队负责人吕乐进行了一次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们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来协助早期癌症筛查的想法

两人迅速采取行动,与十多家知名医疗机构一起,他们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旨在开发一种结合广泛用于体检中心和医院的平扫CT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创建适用于大规模胰腺癌筛查的模型。

他们的成果是“人工智能胰腺癌检测”算法,简称PANDA。得益于大量的数据集、细致的数据处理和创新的训练策略设计,PANDA被训练成为一个高度敏锐的人工智能成像专家。

达摩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平扫CT图像中的微妙密度差异,可能难以用肉眼检测出来,但人工智能可以捕捉到。当将PANDA应用于涉及20,530名患者的现实临床场景中以验证其准确性时,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实现高达92.9%的灵敏度和99.9%的特异性。

“PANDA算法的准确度指标优于几种公认的筛查方法,”德国临床专家Joerg Kleeff在《自然医学》对这项研究发表评论文章,预示“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即将进入黄金时代”。中国科学家借助阿里达摩院AI技术,成功突破胰腺癌早期筛查难题:港媒报道

文中关于AI技术,阿里达摩院,胰腺癌早筛的知识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若是受益匪浅,那就动动鼠标收藏这篇《中国科学家借助阿里达摩院AI技术,成功突破胰腺癌早期筛查难题:港媒报道》文章吧,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了解相关技术文章。

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