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化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开展

来源:IT之家

时间:2023-12-29 10:12:08 332浏览 收藏

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今天给大家带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化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开展》,正文内容主要涉及到等等,如果你正在学习科技周边,或者是对科技周边有疑问,欢迎大家关注我!后面我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的,希望都能帮到正在学习的大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式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的启动活动于12月28日在苏州市吴中区举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端网云一体化道路交通全要素智能控制技术”和“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项目已经正式签约启动。这个项目是由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牵头进行的。同时,自动驾驶交通法规符合性训练(苏州)基地项目也在今天揭牌。

本站查询发现,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已经在苏州投用。

该项目涵盖了苏台高速S17(黄埭互通 - 湘城枢纽)和沪宜高速S48(湘城枢纽 - 阳澄湖北互通),总长度为56公里。其中,能够进行L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的路段为6.5公里,该路段位于渭塘互通至湘城枢纽的单向路段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式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启动

官方介绍称,该项目对苏台高速 S17(黄埭互通~ 阳澄湖北互通)双向 56 公里路段进行智慧化升级,在 55 个点位布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路侧天线 RSU 等感知设备 270 套,打造全息感知路段和匝道(互通)感知路段。

该项目途经北桥互通、渭塘互通、相城枢纽、阳澄北湖服务区,沿线细分场景包括收费站、匝道、服务区等。

全息感知路段位于渭塘互通至相城枢纽的单向6.5公里路段上,方向为由西向东。在这段路段中,设置了两块信息提示屏,分别位于全息主路的入口和中间位置。此外,还在每个点位平均每230米处布设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路侧还设置了一系列天线RSU,相互之间的间距约为460米。

感知路段是指安装了一系列设备的匝道(互通),这些设备可以感知进出测试路段的车辆。每个感知路段的主要设备包括摄像机、路侧天线 RSU、以及毫米波雷达等。这些设备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监测和识别车辆,从而实现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监控。摄像机可以拍摄车辆的图像和视频,路侧天线 RSU 可以接收和发送车辆通信数据,而毫米波雷达则可以用来测量车辆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通过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感知路段可以对进出测试路段的车辆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识别,为交通管理和安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式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启动
图源 Pexels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通知,名为《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是为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推广应用,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同时,通知还提出了对经过试点实证的自动驾驶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并计划进一步推广。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都已经制定了政策,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内进行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物流配送等商业化试运营。而且,这一应用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理论要掌握,实操不能落!以上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化道路交通控制与安全项目开展》的详细介绍,大家都掌握了吧!如果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就来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吧!

声明:本文转载于:IT之家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