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EM算法及变分推理

来源:网易伏羲

时间:2024-02-02 22:15:11 420浏览 收藏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golang学习网,相聚于此都是缘哈哈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EM算法及变分推理》,这篇文章主要讲到等等知识,如果你对科技周边相关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或者正在自学,都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相关文章!当然,有什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留言提出!一起学习!

变分推断与EM算法

变分推断和EM算法是常用的概率图模型推断方法,都用于从观测数据中推断隐含变量的分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能够处理复杂问题。

一、变分推断

变分推断是一种近似推断方法,它通过转化问题为寻找一个近似分布的方式来解决。通常,这个近似分布是一个简单的分布,如高斯分布或指数分布。变分推断通过最小化近似分布与真实分布之间的距离,来寻找最优的近似分布。这个距离一般使用KL散度来度量。因此,变分推断的目标是最小化KL散度,以减小近似分布与真实分布之间的差异。

具体来说,变分推断的过程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的:

1.确定模型的先验分布和似然函数。

2.选择一个简单的分布作为近似分布,并且确定近似分布的参数。

3.使用KL散度来度量近似分布和真实分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最小化。

4.通过迭代优化近似分布的参数来最小化KL散度。

5.最终,得到的近似分布可以用来推断隐含变量的分布。

变分推断的优点是它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和复杂的模型。此外,它还可以处理不完整的数据,因为它可以在存在缺失数据的情况下进行推断。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它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此外,由于近似分布的选择是任意的,因此选择不恰当的近似分布可能会导致推断结果不准确。

二、EM算法

E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它用于在存在隐含变量的情况下对概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EM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交替执行两个步骤来最大化似然函数的下界,这两个步骤分别是E步和M步。

具体来说,EM算法的过程如下:

1.初始化模型参数。

2.E步:计算隐含变量的后验分布,即在给定当前参数下,隐含变量的条件分布。

3.M步:最大化似然函数的下界,即在E步中计算得到的后验分布下,更新模型参数。

4.重复执行E步和M步,直到收敛为止。

EM算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在存在隐含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参数估计,并且可以处理不完整的数据。此外,由于EM算法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的下界来进行优化,因此可以保证每次迭代都会使似然函数增加。然而,EM算法的缺点是它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此外,EM算法对于初始参数的选择非常敏感,因此选择不恰当的初始参数可能会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

总体而言,变分推断和EM算法是两种重要的概率图模型推断方法。它们都可以处理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但是它们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集选择适当的方法,并且进行合理的参数选择和优化策略,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推断结果。

到这里,我们也就讲完了《EM算法及变分推理》的内容了。个人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是为了更好的将其运用到项目中,欢迎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关于机器学习的知识点!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易伏羲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