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已收录文章:1502篇
-
使用Golang开发事件驱动服务并集成Kafka作为消息总线,首先通过kafka-go库实现生产者发送用户注册事件到Kafka主题,再由消费者组订阅并异步处理事件,确保系统解耦与高并发,最终通过合理配置消费者组、错误重试、幂等性与监控日志实现高可用架构,完整构建了可维护的事件驱动微服务。190 收藏
-
Golang的sync库通过Mutex和WaitGroup等同步原语保障并发安全。Mutex用于互斥访问共享资源,防止竞态条件,适用于多个goroutine同时修改同一数据的场景;WaitGroup用于等待一组goroutine完成任务,常用于并发任务结束后统一处理。使用Mutex时需注意及时释放锁并避免panic导致死锁;WaitGroup则通过Add、Done、Wait三个方法控制计数器实现同步。此外,RWMutex适用于读多写少场景,TryLock可避免死锁,而选择合适的同步原语取决于具体并发需求。445 收藏
-
优化高并发Golang程序内存占用,需从栈大小调整与资源复用两方面入手。1.初始栈默认为2KB,自动扩容可能导致大量goroutine下内存激增,但手动调小需谨慎以免影响性能,普通开发者不建议修改;2.使用sync.Pool缓存临时对象、复用协程池减少频繁创建销毁;3.避免设计不合理导致的goroutine泛滥,通过context控制生命周期、限流、缓冲channel等手段控制数量。合理控制与资源复用是关键,栈调整属底层操作应慎用。370 收藏
-
govulncheck是Go官方推出的漏洞扫描工具,用于检测项目中实际调用的依赖包是否存在已知安全漏洞并提供建议。它通过分析实际调用路径,仅在代码真正使用了存在漏洞的函数时才会报告问题,用户可通过goinstallgolang.org/x/vuln/cmd/govulncheck@latest安装,并在项目根目录运行govulncheck./...进行扫描。扫描结果会显示漏洞包名、调用的函数及推荐版本;若发现多个漏洞,应评估其是否影响当前逻辑再决定修复优先级。常见问题包括:1.间接依赖引发漏洞可通过升级第471 收藏
-
在Golang中,错误处理应优先使用结构体实现error接口以携带额外信息,1.自定义错误类型通过实现Error()方法支持类型判断与信息扩展;2.简单错误可用errors.New或fmt.Errorf,但不便于类型提取;3.使用fmt.Errorf的%w动词包装错误可保留原始信息;4.解包错误可通过errors.Unwrap、errors.Is和errors.As遍历错误链进行匹配或类型提取;5.实践中应优先使用errors.As判断类型,避免随意包装无上下文的错误,关键路径添加上下文再包装,并避免字符395 收藏
-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创建一个中间层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协作的目标接口,从而实现组件间的无缝集成。在Go语言中,该模式通过组合被适配者实例并实现目标接口来完成适配,典型应用于整合第三方库、系统重构过渡及统一多种实现的接口。例如,通过LegacyLoggerAdapter将WriteLogEntry方法的LegacyLogger适配成支持Log方法的NewLogger接口,使旧日志系统能在新系统中透明使用。其核心价值在于解耦与扩展,遵循开放/封闭原则,提升代码复用性与系统弹性。但需避免在可直接修改接口、30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