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来源:机器之心

时间:2024-12-14 09:33:40 332浏览 收藏

golang学习网今天将给大家带来《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以下内容将会涉及到等等知识点,如果你是正在学习科技周边或者已经是大佬级别了,都非常欢迎也希望大家都能给我建议评论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AIxiv专栏是本站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本站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liyazhou@jiqizhixin.com;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即便是最强大的语言模型(LLM),仍会偶尔出现推理错误。除了通过提示词让模型进行不太可靠的多轮自我纠错外,有没有更系统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

来自 Meta FAIR、CMU 和 MBZUAI 的叶添、徐子诚、李远志、朱泽园团队在最新的 arXiv 论文《语言模型物理学 Part 2.2:如何从错误中学习》中,通过可控实验,探索了让模型「边推理边纠错」的可能性。

他们在预训练中加入大量「错误的推理」和「错误的纠正」,展示了这类数据可以提高语言模型的推理准确性(无需提示词,无需多轮对话)。文章还深入探讨了许多细节,例如(1)这种方法与 beam search 的区别,(2)如何准备此类数据,(3)是否需要对错误进行掩码,(4)所需的错误数量,(5)此类数据是否可用于微调等。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1

作者首先展示了一个 GPT-4o 通过提示词和多轮对话进行纠错的示例(图 2),可以看到成功率不高,而且需要很长的对话才能完成纠错。那么,如果模型最终能纠错,为什么不在第一次犯错时「立即收回并改正」呢?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2:GPT-4o 通过提示词和多轮对话进行纠错的实例

为此,作者使用探针(probing)方法研究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通过 Part 2.1 建立的 iGSM 数据集,作者发现当模型犯错后,内部参数常常表现出「很后悔」的状态,也就是说,模型可能已经知道自己犯了错,但「覆水难收」。

那么,能否简单地让模型「后悔即重试(retry upon regret)」?即,通过额外训练(如微调)得到一个检测错误的模型,只要该模型判定当前步骤有错,就立即退格回到上一步骤的末尾,再重新生成呢?

如图 3 所示,作者进行了横向对比。即便错误识别率超过 99%,这种重试方法在 iGSM 数据集上也只能将推理正确率提高 2%(虽然比 beam search 好)。作者总结了此方法的三个不足。

首先,对正确率提高有限,毕竟退格后,模型依然是随机生成,并没有用高级的方法改错。其次,对错误识别率的要求很高(同等条件下,需要 100% 错误识别率才能将推理正确率提高 8%,但这太不现实)。最重要的是,这并不能降低模型生成文本的时间复杂度,因为依然需要一次次地重新生成。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3

接下来,作者更换方法,在预训练数据中加入大量的错误和纠正,例如「A=>B,哦我说错了,应该是 A=>C」。那么,这能否提升模型的推理正确率呢?乍一看,这似乎不合理,因为增加错误的同时,模型岂不是被迫学习说错误的话(即 A=>B)?是否需要将错误部分(譬如「A=>B,哦我说错了,应该是」这几个字)通过掩码(label masking)从训练标签中删除?

答案是不需要。依然通过 iGSM 数据集,作者用控制变量法,横向对比了诸多参数后得出若干结论(图 4)。

例如,即便预训练数据中的每道题目有 50% 的步骤包含错误,模型在测试阶段并不会刻意犯错(如使用 temp=0 生成时)。背后的原因与语言模型对语法的纠错能力有关,具体可参见作者的另一篇 Part 1 论文,因此不需要对错误进行掩码。更神奇的是,在合理范围内,训练集里的错误其实越多越好,例如包含 50% 错误的数据,比 10% 错误的数据在 iGSM 数据集上还能再提升推理正确率 4 个百分点。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4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包含「错误和纠正」的数据能否作为微调数据使用。这是个重要问题,因为现有的开源大模型可能并不具备很好的纠错能力。如果我们制备了完美的错误纠正数据集,能否通过少量参数微调(如使用 LoRA 方法)让现有模型学会纠错?

答案是否定的。如图 5 所示,作者尝试了多种 LoRA 参数,发现最多只能将推理正确率从 78% 提高到 83%—— 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如 LoRA 的 rank 较小时,模型的正确率远低于 78%。这说明「纠正错误」是一个高级能力,与模型的正常推理不同,需要大量参数变化才能实现。(这也合理,毕竟如果修改少量参数就能完成纠错,那么让模型「后悔即重试(图 3)」恐怕早就能提高推理正确率了。)

相对而言,「错误识别」并不是高级能力,可以通过微量的 LoRA 微调学会。此外,通过 beam search 模型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重试,但对正确率的提升几乎为零。综合以上,作者认为,如果能制备优质的「错误和纠正」数据,应将此类数据放入预训练数据集中,而不是等到微调时再使用。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5

最后,作者研究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制备「错误和纠正」数据。目前为止,文章都在 iGSM 数据集上进行可控实验,由于此数据集中的数学题满足统一格式,可以随意删减拼接,制作无限量的错误和纠正数据。这太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办法在不要求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生成一些「假错误」

作者对此做了一些初步尝试。例如,通过将解题步骤中靠后的第 Y 步骤挪到前面作为第 X 步的假错误,然后用原本的第 X 步作为纠正。这一方法在 iGSM 数据集上也能显著提升正确率(从 78% 到 91%),如图 6 所示。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图 6

据此,作者大胆预测,尽管未来的 LLM 可能不会直接在 iGSM 数据上进行训练,但本文通过可控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在通向 AGI 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哪些修改和制备。

例如,利用像 Llama3-405B 这样的模型来改写数学题,在正确的解题步骤中插入许多错误 —— 甚至是简单的假错误,也有望改变模型的答题方式。让模型「边推理边纠错」,而不是通过额外的提示词被动纠错,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作者限于 GPU 限制,无法对如此方向做真实数据的大规模研究,但欢迎读者沿着这一思路试试看。

最后,这篇 arXiv 论文是《语言模型物理学》系列作品中的 Part 2.2。此系列目前共 6 篇论文,在 ICML 2024 大会上做了 2 小时的演讲,收获诸多好评(图 7)。有兴趣了解整个系列作品的小伙伴,可以移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w4m1k7nH

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

今天关于《大模型边推理边纠错,有可能做到吗?这是ICML爆火的演讲》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是不是学起来一目了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工程,语言模型物理学的内容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声明:本文转载于:机器之心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阅读
更多>
课程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