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的泛型擦除是指在编译期间泛型类型信息会被移除,导致运行时无法获取具体泛型类型。1.泛型擦除使List<String>和List<Integer>在JVM中都表现为List;2.无法通过反射获取集合元素的实际类型;3.不允许创建泛型数组如newT[5];4.类型检查仅在编译期进行,运行时可能抛出ClassCastException;5.仅泛型参数不同的方法会导致重载冲突。应对方式包括:1.使用TypeToken保存泛型信息;2.避免使用原始类型;3.封装泛型逻辑减少暴露;4.
-
Snowflake算法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全局唯一、趋势递增ID的问题。1.它采用64位结构,包括1位符号位(恒为0)、41位时间戳(支持约69年)、10位工作节点ID(支持1024个节点)和12位序列号(每毫秒生成4096个ID)。2.时间戳确保趋势递增,节点ID保障空间唯一性,序列号处理单节点并发冲突。3.实现时需关注纪元选择、节点ID动态分配、线程安全及时钟回拨问题。4.相比传统方案,Snowflake避免了中心化瓶颈、UUID无序性等问题,兼具高效性和稳定性。
-
用Java实现服务端多线程模型,核心在于使用线程池管理客户端连接,以提升并发性能。1.创建ServerSocket监听端口;2.在循环中调用accept()接受连接;3.将Socket封装为Runnable任务;4.提交任务至线程池执行,避免线程频繁创建;5.使用try-with-resources确保资源自动关闭;6.服务器关闭时需优雅地关闭线程池和ServerSocket。线程池选择上,I/O密集型任务可选CachedThreadPool或较大核心池,CPU密集型任务推荐FixedThreadPool
-
在Java中,使用文件流复制文件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1.使用FileInputStream和FileOutputStream读取和写入文件。2.使用缓冲区提高效率,避免内存溢出。3.注意缓冲区大小、异常处理和资源管理。4.高级用法可使用FileChannel和transferFrom方法提升性能。
-
抓取动态网页的核心在于模拟浏览器环境,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SeleniumWebDriver驱动真实浏览器,适合复杂JS和交互操作;二是采用HtmlUnit纯Java无头浏览器,轻量但JS支持有限。Selenium优势包括真实渲染、AJAX处理、跨浏览器兼容及Headless模式,缺点是资源消耗大。HtmlUnit优点为无外部依赖、性能好,但JS引擎较弱。常见挑战包括反爬机制、资源消耗、加载时序及复杂交互,优化策略涵盖等待机制、Headless模式、User-Agent与代理IP、分析网络请求、页
-
类和对象是Java中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类是模板,定义了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具有具体的值和行为。类与对象的关系类似于剧本和演员:类是剧本,定义了角色的行为和特征;对象是根据剧本上演的具体演员。
-
伪共享显著拖慢多线程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其本质是不同线程修改逻辑上无关但位于同一缓存行的数据,导致缓存一致性协议频繁同步整个缓存行,引发“缓存行颠簸”,1.手动填充通过在字段前后插入占位符确保变量独占缓存行,2.@Contended注解由JVM自动进行缓存行对齐,更可靠但需启用JVM参数,此外还可通过数据结构拆分、ThreadLocal、减少共享写入、使用不可变数据等方式缓解伪共享,实现时需注意内存开销、JVM字段重排、缓存行大小差异、避免过度优化,并区分真共享与伪共享。
-
异步日志写入通过将日志操作从业务线程剥离并交由独立线程处理,显著降低I/O对性能的影响。1.Logback的AsyncAppender基于BlockingQueue实现,配置灵活但存在锁竞争和队列满处理问题;2.Log4j2的AsyncLogger/AsyncAppender依托Disruptor框架,无锁设计带来更高性能但复杂度较高。选择时需权衡并发需求与可靠性:队列容量影响内存占用与数据丢失风险;队列满时丢弃策略适合非关键日志,阻塞策略保障核心日志不丢失;配合刷新策略、关闭钩子、异常监控及日志分级可优
-
ProGuard的核心能力有四个:Shrinking移除未使用的类、字段、方法和属性,Optimizing优化字节码提升运行效率,Obfuscating用简短无意义的名字混淆代码,Preverifying添加预校验信息;实际项目中通过构建工具如Gradle集成ProGuard,并在build.gradle中配置开启混淆及指定规则文件;proguard-rules.pro中使用-keep指令保留特定类和方法不被混淆,例如Activity、Service、反射调用类、native方法、枚举类等;混淆的作用包括
-
配置多个数据源: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定义多个数据库连接信息。2.创建数据源配置类: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初始化各个数据源Bean。3.实现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继承该类并重写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结合ThreadLocal实现动态选择。4.配置DynamicDataSource:将多个数据源注入到DynamicDataSource中,并设置默认数据源。5.使用AOP切换数据源:通过自定义注解和切面实现自动
-
Java中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核心是检查是否为null或长度为零,甚至是否只含空白字符。2.null表示字符串引用未指向任何对象,而空字符串""是长度为0的有效对象,二者处理方式不同。3.判断方法包括:检查null、使用isEmpty()判断空字符串、组合null与isEmpty()、Java11+的isBlank()判断空白字符,或使用trim().isEmpty()(Java11前)。4.推荐使用str==null||str.isBlank()或ApacheCommonsLang的StringUtil
-
在Java中控制HTTP响应状态码和返回内容,核心是使用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设置状态码和写入响应体。对于传统Servlet,通过response.setStatus(intstatusCode)和response.getWriter().write(Stringcontent)实现;在SpringBoot中,推荐使用ResponseEntity来同时控制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体;也可使用@ResponseStatus注解定义异常对应的默认状态码。为实现全局异常处理与统一响应格式,可结合
-
使用Java操作InfluxDB的关键步骤包括添加依赖、建立连接、写入数据和执行查询。1.首先在Maven项目的pom.xml中添加官方推荐的InfluxDBJava客户端依赖;2.使用InfluxDBClientOptions配置URL、token、组织名和bucket名,通过InfluxDBClientFactory创建连接;3.通过构造Point对象或行协议格式写入数据,利用WriteApi进行异步写入提升性能;4.使用Flux语言构建查询语句,通过QueryApi执行查询并处理返回结果。整个过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