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已收录文章:1628篇
-
建造者模式在Golang中通过结构体和链式方法实现。1.定义目标对象结构体User,包含多个字段;2.创建UserBuilder结构体并持有User指针;3.为UserBuilder定义一系列Set方法设置字段并返回自身指针以支持链式调用;4.提供Build方法返回构建好的对象;5.使用时通过NewUserBuilder初始化builder并链式设置字段后调用Build完成对象创建,从而提升代码可读性与扩展性。350 收藏
-
TCP粘包问题的解决核心在于自定义应用层协议以标识消息边界,并在接收端正确拆包处理。1.TCP粘包是其正常行为,由发送方合并小包、接收方读取慢或数据过大被分片等原因引起。2.协议设计要点包括:消息头包含固定长度字段(如int32)标识消息体长度,结构清晰易编解码。3.Golang实现拆包流程为:持续读取数据至缓冲区,判断是否含完整消息头和消息体,满足条件则提取处理,否则等待后续数据。4.实际开发建议使用bufio.Reader、成熟框架如gRPC,注意字节序一致、缓冲区管理及拆包逻辑独立运行,同时处理连接350 收藏
-
Golang中的建造者模式适用于对象构建过程复杂、参数众多且存在多种可选配置的场景,它通过链式调用逐步构建对象,提升代码可读性和维护性;该模式与工厂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的区别在于,建造者侧重于复杂对象的分步构建过程,工厂方法模式关注创建何种类型的对象,而抽象工厂模式则用于创建一组相关或依赖的对象家族;在Go中实现建造者模式时需避免过度设计,建议在对象字段超过5-7个且存在多个可选配置时使用,最佳实践包括使用指针接收器支持链式调用、在Build方法中进行参数验证、保持建造者方法简洁、返回错误以实现清晰的错误处350 收藏
-
如何用Golang实现事件驱动架构并集成NATSStreaming?1.定义事件结构,包含ID、类型、数据和时间戳;2.使用stan.Connect连接NATSStreaming集群;3.通过sc.Publish发布序列化后的事件到指定主题;4.利用sc.Subscribe订阅事件并用回调函数处理接收的数据;5.处理错误及确保可靠传递,使用持久化、ACK机制和DurableNames;6.采用领域.事件类型命名规范如user.created;7.引入版本控制,如添加version字段或使用不同主题区分版本350 收藏
-
Mutex用于互斥访问,RWMutex提升读多写少场景性能;使用defer确保解锁,避免死锁与复制Mutex,推荐-race检测竞争。350 收藏
-
要让Golang项目支持插件化开发,关键在于使用buildmode=plugin编译插件。1.插件代码需导出符号(如函数、变量)供主程序调用,并包含空的main函数;2.使用gobuild-buildmode=plugin编译插件为.so文件;3.主程序通过plugin.Open加载插件,并用Lookup获取符号后调用;4.解决版本冲突可通过版本控制、接口隔离、命名空间和依赖管理;5.实现热更新需卸载旧插件、加载新插件并替换符号;6.buildmode=plugin的限制包括平台支持、Go版本一致、类型安34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