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已收录文章:934篇
-
单例模式在Go中常用sync.Once实现线程安全的初始化。使用包级变量配合sync.Once可确保实例只被创建一次,避免并发问题。具体步骤:定义instance和Once变量;在GetInstance函数中调用once.Do执行初始化逻辑;返回实例。相比手动加锁或原子操作,sync.Once更简洁、安全且性能良好,适合大多数场景。426 收藏
-
TCP粘包问题的解决核心在于自定义应用层协议以标识消息边界,并在接收端正确拆包处理。1.TCP粘包是其正常行为,由发送方合并小包、接收方读取慢或数据过大被分片等原因引起。2.协议设计要点包括:消息头包含固定长度字段(如int32)标识消息体长度,结构清晰易编解码。3.Golang实现拆包流程为:持续读取数据至缓冲区,判断是否含完整消息头和消息体,满足条件则提取处理,否则等待后续数据。4.实际开发建议使用bufio.Reader、成熟框架如gRPC,注意字节序一致、缓冲区管理及拆包逻辑独立运行,同时处理连接489 收藏
-
在Go语言中,责任链模式通过中间件实现,允许请求沿处理链传递。1.中间件是拦截器,可在请求前后执行通用操作如日志、权限验证;2.手动实现可通过定义Handler接口并串联处理逻辑;3.更常用的是函数式写法,中间件接收并返回http.HandlerFunc,形成包裹结构;4.使用applyMiddleware按顺序组合多个中间件,顺序影响执行流程,前置逻辑按顺序执行,后置逻辑逆序执行;5.核心思想是抽离通用逻辑,提升复用性与可维护性。369 收藏
-
context.WithTimeout是Golang中用于实现超时控制的核心工具,其通过创建带超时机制的上下文,在设定时间到达后自动取消操作。1.它的基本用法是传入父上下文和超时时间,如ctx,cancel:=context.WithTimeout(parentCtx,3*time.Second);2.在HTTP请求中使用时需显式构造请求并绑定上下文,以控制整个请求生命周期;3.WithTimeout与WithDeadline的区别在于前者设置最大持续时间,后者指定具体截止时间;4.使用时应注意及时调用c269 收藏
-
使用channel实现发布订阅模式的核心在于维护订阅者列表并解耦发布者与订阅者。1.通过map存储主题与订阅者channel的对应关系,实现订阅和取消订阅操作;2.发布消息时遍历订阅者列表,并用goroutine发送以防止阻塞;3.防止channel阻塞可采用带缓冲的channel、加锁控制或丢弃策略;4.缓冲大小应根据发布与订阅速度差异选择,通常从保守值开始调整;5.处理订阅者掉线可通过超时机制检测并移除无效channel,结合心跳检测提升可靠性;6.若需保证顺序性,可通过单channel串行分发或为消482 收藏
-
要实现Go中并发安全且支持定时清理和LRU淘汰的缓存,可组合使用标准库并设计结构。1.使用sync.RWMutex+map保障并发安全;2.每个条目记录过期时间,后台goroutine定期删除过期项;3.用container/list实现LRU,通过链表+哈希映射维护访问顺序;4.插入时更新顺序并判断容量,结合定时清理实现双重机制共存。23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