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1:在创建数据库时,指定字符集createdatabase数据库名charset字符集;字符集中最常用的就是utf8了.但是MySQL中的utf8其实是不完整的**.这里的utf8无法表示enoji(表情).后面MySQL又搞了个utf8mb4,这个是完整的utf8.这种方法只是给当前创建的这个数据库设置了字符集,但如果要创建很多数据库,每次使用这个方法就会有点麻烦了.因此我推荐大家使用第二种方法,通过更改MySQL的配置文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2:更改MySQL的配置文件在创建数据库时,如果手动指定
-
数据库MySQL基本操作(增删改查)整个博客统一表结构为:users表四个字段idusernamepasswordstatus,四个字段代表四列,其中id为自增列,status默认值为0,可选值0,1id自增,username分别为zs,ls,wupassword分别为:123456abcdef123abcstatus为0,1,1#查询整张表的所有数据select*fromusers#查询指定列的所有数据selectusername,passwordfromusers#指定某列添加数据insertinto
-
MySQL默认情况下不允许远程访问,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1.配置MySQL的权限我们需要打开MySQL的配置文件my.cnf,这个文件通常位于/etc/mysql/目录下。在此文件中,我们需要将bind-address选项的值改为0.0.0.0:bind-address=0.0.0.0这将允许MySQL监听所有可用的IP地址,即允许远程访问。保存并关闭my.cnf文件后,需要重新启动MySQL服务:sudoservicemysqlrestart2.创建MySQL用户在MySQL中,每个用户
-
join查询和多次查询比较MySQL多表关联查询效率高点还是多次单表查询效率高?在数据量不够大的时候,用join没有问题,但是一般都会拉到service层上去做第一:单机数据库计算资源很贵,数据库同时要服务写和读,都需要消耗CPU,为了能让数据库的吞吐变得更高,而业务又不在乎那几百微妙到毫秒级的延时差距,业务会把更多计算放到service层做,毕竟计算资源很好水平扩展,数据库很难啊,所以大多数业务会把纯计算操作放到service层做,而将数据库当成一种带事务能力的kv系统来使用,这是一种重业务,轻DB的架
-
一、删除表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MySQL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删除表数据,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表数据使用DELETE语句可以删除一张表中的所有行或者满足指定条件的行。语法如下:DELETEFROMtable_name[WHEREcondition];其中table_name为需要删除数据的表名,condition为删除数据的条件。如果没有指定condition,则将删除表中所有数据。例如,删除表中所有数据的SQL语句如下:DELETEFROMtable_name;如果需要满足条件删除部分
-
正文自定义注解怎么玩的:①标记哪个接口需要进行幂等性拦截②每个接口可以要求幂等性范围时间不一样,举例:可以2秒内,可以3秒内,时间自己传③一旦触发了,提示语可以不同,举例:VIP的接口,普通用户的接口,提示语不一样(开玩笑)效果:实战开始核心三件套注解、拦截器、拦截器配置①RepeatDaMie.javaimport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import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importjava.lang.annotation
-
1.图形化停止SQL运行一条极其漫长的SQL,发觉一直没有结果,点击下图的“停止”按钮,但是很遗憾一直没有效果,无法停止:2.用SQL方式停止运行的SQL(1)找到运行的SQL的ID使用showprocesslist进行寻找:showprocesslist;(2)运行kill命令杀掉SQL由上一步知道SQL的ID为14205,运行kill命令进行终结:SQL语句被KILL掉,终结成功!
-
一、问题来源在分析性能问题的时候慢查询和binlog慢事务是常用的手段。最近在分析一个慢查询的,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commit语句慢,但是在分析binlog慢事务的时候不能完成匹配。比如这段时间commit的语句可能有1000个,但是慢事务可能只有100个,这个差得也太多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二、各自的判定方式慢事务对于一个显示提交的(insert)事务通常如下:GTID_LOG_EVENT和XID_EVENT是命令‘COMMIT’发起的时间。QUERY_EVENT是第
-
int(5)到底有是多长在设计mysql表字段时,int(5)表示是该字段长度为5吗?如果你觉得是,那请你继续往下看,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的。先来看一个实际例子我们创建一个新表,表中只有一个主键id和一个length字段,其中length字段设置为int(5)。#新建test表CREATETABLE`test`(`id`int(11)NOTNULLAUTO_INCREMENT,`length`int(5)NOTNULL,PRIMARYKEY(`id`))ENGINE=InnoDBAUTO_INCREMENT
-
1、函数返回字符串expr中匹配模式pat的子串位置,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子串,则返回0。2、若expr或pat为NULL,则函数返回NULL。字符的位置从1开始。可选参数:pos表示从字符串expr的指定位置开始查找。默认从第1个字符开始匹配。occurrence表示返回第几次匹配的结果。默认返回第1次匹配的子串位置。return_option表示返回位置的类型。如果该参数为0(默认值),返回子串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如果该参数为1,返回子串之后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match_type表示匹配的方式,参数和
-
在MySQL中,时间可以用DATETIME、TIMESTAMP、DATE、TIME等类型表示。这些类型在MySQL中存储的时间都是UTC时间。将字符串类型的时间转换为时间类型,可以使用MySQL提供的STR_TO_DATE()函数。该函数的语法如下:STR_TO_DATE(str,format)其中,str表示要转换的字符串,format表示字符串中日期和时间的格式。例如:SELECTSTR_TO_DATE('2019-08-1421:12:23','%Y-%m-%d%H:%i:%
-
1、table要查询的表2、type索引查询类型,从最好到最差依次是:system>const>eq_ref>ref>range>index>ALL。一般来说,保证查询至少达到range级别,最好能达到ref。3、possible_keys显示可能应用到这张表中的索引,一个或多个。查询涉及到的字段若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但不一定被查询实际使用4、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使用索引查询中若使用了覆盖索引,该索引仅出现在key列表中5、key_len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可通过该列计算
-
在PHP中,如果我们想要查询MySQL表中某个字段是否存在,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使用DESC命令查询表结构信息上述代码中的$servername、$username、$password和$dbname分别代表数据库服务器名称、用户名、密码和数据库名称。myTable和myColumn分别代表数据库表名称和要查询的字段名称。在执行上述代码之前,请先保证已经创建好了相应的数据库和表。使用INFORMATION_SCHEMA查询字段信息上述代码中的$servername、$username、$password
-
数据库备份和导出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我们需要先备份所需迁移的数据库。在MySQL中,可以使用mysqldump进行备份和导出数据。使用mysqldump命令可以将整个数据库、单个表或者一些指定的数据导出到文件中。具体命令如下:mysqldump-uroot-pdatabase_name>backup.sql其中,-u是用户名参数,-p是密码参数,后面跟待备份的数据库名称,最后输出到备份文件中。备份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将备份文件迁移到另一个MySQL服务器,将数据导入到新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导入和恢复在MySQ
-
redis有序集合zset与普通集合set非常相似,是一个没有重复元素的字符串集合。不同之处是有序集合的每个成员都关联了一个评分(score),这个评分(score)被用来按照从最低分到最高分的方式排序集合中的成员。集合的成员是唯一的,但是评分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元素是有序的,所以你可以很快的根据评分(score)或者次序(position)来获取一个范围的元素。访问有序集合中的中间元素也是非常快的,因为你能够使用有序集合作为一个没有重复成员你的智能列表。zadd:添加元素zrange:score升序,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