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8的java.time包相较于旧的Date和CalendarAPI提供了更强大、直观且线程安全的日期时间处理方案。1.核心类包括LocalDate(仅日期)、LocalTime(仅时间)、LocalDateTime(无时区的日期时间)、Instant(时间戳)、ZonedDateTime(带时区的日期时间)、Duration(基于秒的时间差)和Period(基于年月日的时间差)。2.这些类不可变,所有修改操作返回新实例,避免并发问题。3.使用DateTimeFormatter实现线程安全的格式化与
-
Java构建异步Socket服务的核心在于使用非阻塞IO(NIO),它通过Selector注册多个通道并监听事件,实现一个线程管理多个连接。1.使用Selector注册ServerSocketChannel并监听ACCEPT事件;2.在事件循环中处理连接和读取事件;3.异步处理消息时提交到线程池避免阻塞IO线程;4.管理ByteBuffer进行数据读写并注意flip()操作;5.妥善处理异常,如IOException;6.通过经验公式选择合适的线程池大小;7.使用固定长度、分隔符或长度字段解决半包和粘包问
-
ResultSet是Java中用于保存数据库查询结果的接口,位于java.sql包,默认为单向移动且只读。1.它通过光标指向结果表中的行,常用方法包括next()遍历、getString()/getInt()等获取列值、wasNull()判断是否为NULL。2.遍历时使用while循环配合next(),建议用列名访问以提高可维护性。3.可通过ResultSetMetaData动态获取列信息,如列名和类型。4.注意事项包括关闭资源、列索引从1开始、处理NULL值,确保正确操作避免错误。
-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Java中创建线程安全的原子性POJO,并探讨了使用原子类和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的方法。通过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来原子性地更新POJO的字段,从而避免多线程环境下的数据竞争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在POJO中使用原子字段的必要性和适用场景。
-
基于JAX-WSRI(wsimport工具)是JavaEE标准推荐方式,适合快速开发,通过WSDL生成客户端代码,封装SOAP细节,便于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服务,但对复杂WSDL支持有限;2.使用ApacheCXF框架提供更强大功能和灵活配置,适合处理复杂交互、高级特性如安全控制等,具备拦截器机制便于扩展;3.低层级HTTP和SOAP手动构建适用于无WSDL或需极致控制的极端情况,需掌握SOAP协议细节,开发维护成本高。选择顺序建议:优先JAX-WSRI,复杂需求选CXF,特殊情况再手动构建。
-
qiankun是一个基于React和Vue支持良好的微前端框架,适合在Java项目中集成微前端架构。1.qiankun是阿里巴巴开源的微前端解决方案,支持主流框架和原生JS应用接入,具备子应用懒加载、样式隔离等优势;2.主应用需整合前端框架如SpringBoot+Vue/React,并通过npm安装qiankun后初始化微前端容器;3.子应用需暴露生命周期钩子函数并配置打包输出为umd模块以被主应用加载;4.Java后端部署时需处理静态资源和路由转发,可通过Nginx或SpringBoot代理子应用资源;
-
Java中获取当前时间最直接且常用的方式是System.currentTimeMillis(),但更推荐使用Java8引入的java.time包中的API。2.获取时间戳的最佳实践是根据需求选择:若追求极致性能,使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若需与现代API保持一致性和后续操作便利,使用Instant.now().toEpochMilli()。3.格式化时间应使用线程安全的DateTimeFormatter,避免使用SimpleDateFormat。4.Java8日期时间API
-
Java使用java.util.zip包实现文件压缩与解压,核心类为ZipOutputStream和ZipInputStream。1.压缩文件:通过创建ZipOutputStream,遍历文件并为每个文件创建ZipEntry,将其内容写入流中;2.压缩文件夹:递归遍历文件夹内容,将每个文件及子文件夹以相对路径添加到ZipOutputStream中,保持目录结构;3.常见问题及解决:中文乱码可通过构造ZipOutputStream和ZipInputStream时指定UTF-8编码解决;资源未关闭应使用try
-
本文针对Kotlin中使用BigDecimal进行舍入操作时,输入值为0.0时出现"0E-8"而非"0.00000000"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BigDecimal的toString方法,解释了指数表示形式出现的原因,并提供了使用toPlainString方法避免指数表示的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BigDecimal的舍入结果。
-
在Java中实现多客户端通信并处理服务端并发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I/O模型和并发机制。1.传统阻塞I/O与多线程模型通过为每个连接分配独立线程实现,逻辑简单但资源消耗大;2.线程池模型通过复用线程降低开销,但仍受限于阻塞I/O;3.NIO非阻塞I/O利用Selector实现单线程管理多个连接,提升并发能力但编程复杂;4.Netty等网络框架封装NIO细节,提供高性能、高扩展性方案,适用于生产环境。选择应根据应用场景权衡开发难度与性能需求。
-
Java序列化安全漏洞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过度灵活”与“隐式执行”特性。1.反序列化时自动调用readObject()等“魔术方法”,攻击者可构造恶意字节流触发非预期操作;2.利用多个类的“魔术方法”串联形成“GadgetChain”,如ApacheCommonsCollections中的InvokerTransformer,实现远程代码执行;3.开发者对内部系统的隐式信任导致边界模糊,使不可信数据被反序列化后成为后门。常见攻击载荷包括ApacheCommonsCollections、SpringFrame
-
限流的常见算法有固定窗口计数器、滑动窗口计数器、漏桶算法和令牌桶算法。1.固定窗口计数器通过设定固定时间周期内的请求数限制实现限流,但存在窗口边缘效应;2.滑动窗口计数器维护动态时间窗口,统计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请求,更精确但实现复杂;3.漏桶算法以恒定速率处理请求,能平滑流量但无法应对突发流量;4.令牌桶算法以恒定速率生成令牌,允许突发流量处理,更为灵活。这些算法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
要使用Java搭建基于MQTT的物联网应用,需完成以下步骤:1.准备开发环境,安装JDK并选择IDE,通过Maven或手动方式引入EclipsePaho库;2.使用MqttClient类连接MQTTBroker,并配置安全选项与自动重连机制以提升稳定性;3.实现消息的订阅与发布功能,根据业务需求设置合适的QoS等级;4.整合传感器数据或构建模拟设备,利用定时任务发送数据以测试通信流程。整个方案在企业级物联网系统中稳定可靠,适合处理大量设备数据。
-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Java中实现具有扩展类型的泛型方法,特别是在涉及接口和继承的情况下。通过引入额外的类型参数,我们能够更灵活地定义和使用泛型接口,从而实现类型安全的转换操作。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并着重强调了在使用不同类型边界的Data集合时需要注意的类型安全问题。
-
SpringCloudGateway实现灰度发布的核心在于通过路由断言(Predicates)和过滤器(Filters)的组合,将部分流量引导至新版本服务实例。1.服务注册时使用元数据标记版本信息;2.Gateway配置主路由默认指向旧版本;3.配置灰度路由匹配特定条件(如请求头、Cookie或权重)指向新版本;4.使用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确保流量正确分发;5.结合监控与快速回滚机制保障发布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