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初,小米汽车的入局曾不被许多人看好,如今却已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二名,令人刮目相看。距离小米SU7上市不到一年,其市场表现已超越预期。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后的第一周(2月3日至2月9日),小米汽车周销量达到0.44万辆,仅次于理想汽车(0.47万辆),两者差距微小。然而,迅猛增长的销量也给小米汽车带来了产能挑战。目前,小米仅有一座年产能30万辆的北京工厂(占地71.8万平方米),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据悉,2025年1月,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过2万辆(甚至有传闻超过2.4万辆
-
半导体行业人才招聘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企业采取谨慎的人力资源策略,加剧了人才供需错配。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企业与人才的精准对接,第六届集微半导体行业春季联合双选会即将盛大开启!本届双选会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开放的招聘平台,帮助企业招募优秀人才,助力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精准对接,高效招聘: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双选会将深入调研企业春招需求,覆盖上海、成都、西安等半导体产业核心城市,并与80余所高校(包括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深度合作,实现高校专业与企业岗位的精准匹配。
-
据红色星际3月24日报道,哪吒汽车首席技术官(CTO)戴大力已于近期离职并加入奇瑞汽车。戴大力曾长期任职于一汽集团,担任过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总经理等职,于2020年加入哪吒汽车负责技术研发工作。2024年5月,哪吒汽车调整组织架构,戴大力的职责被调整为“协助管理产品研发中心日常工作”;同年,伴随CEO张勇卸任,戴大力最终选择离职。 与此同时,哪吒汽车智能驾驶业务负责人王俊平亦确认离职,并加入商汤科技旗下智能汽车品牌“绝影”。王俊平此前主导哪吒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其转投商汤绝影或与后者在自动
-
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时间表及技术挑战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备受业界关注。其量产装车时间表日渐清晰,预计2027-2030年间将进入商业化关键期。专家预测,2030年能量密度有望达到400Wh/kg,超越传统电池;2030-2035年间,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车型有望量产。产业化进程及技术路线多家企业已公布其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已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能量密度为300Wh/kg的新型高安全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计划2025年完成无隔膜产品开
-
北方华创今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3.4亿元至89.8亿元,同比增长23.35%至5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至17.4亿元,同比增长24.69%至52.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亿元至17.2亿元,同比增长29.06%至58.56%;基本每股收益2.66元/股至3.26元/股。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多款新产品的突破,包括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和高端单片清洗机等。这些新产品显著提升了工
-
近日,珂玛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作为募资项目的苏州新生产基地将在2025年内全面投入运营。一季度已完成原陶瓷加热器车间(苏州六厂)至新厂的搬迁工作,目前正全力搭建全新生产线。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将陶瓷加热器的理论产能提升至接近每月200支,以满足晶圆厂商及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持续需求,并承接2025年通过验证的新研发产品的量产订单。2025年第一季度,珂玛科技的收入结构保持稳定,陶瓷结构件占比约50%,"功能-结构"一体化模块化产品占比33%,表面处理服务及金属结构件占10%。未来,公司将以先进
-
2024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强劲增长,交易量再创新高!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交易额更是突破12852.05亿元,同比增长9%。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二手车交易量环比增长6.42%,同比增长14.40%,达到190.02万辆,交易额为1199.62亿元。这表明二手车市场持续活跃,中国汽车市场正日趋成熟。崔东树指出,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从2014年的600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1759万辆,七年间增长显著。尽管
-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命运分歧:蔚来能否绝处逢生?曾经被并称为“蔚小理”的造车新势力,如今发展轨迹却大相径庭。昔日并驾齐驱的兄弟,如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距。本文将深入探讨“蔚小理”的现状,特别是蔚来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2020年,一张李斌、李想、何小鹏的合影曾引发热议,彼时蔚来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然而,时过境迁,“蔚小理”已不再是精准的概括,更多人将其称为“小小理”,甚至认为蔚来已走到悬崖边缘。“小小理”时代:理想和小鹏的强势崛起理想汽车曾以月销突破五万辆的佳绩,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领跑者,尽管近期增
-
小米SU7Ultra首批交付表现亮眼,上周交付量达1200台!这款售价52.99万元起的高端车型,自交付以来持续引发热议,频登热搜榜单。据小米相关博主3月12日爆料,小米SU7Ultra上周交付量达到1200台。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然而,这一数据并不完全代表小米SU7Ultra的实际产能。雷军此前曾透露,为保证首批交付,小米已提前备好部分现车。因此,1200台的交付量可能高于当前的实际周产能。尽管如此,面对高昂的售价和大量的订单,雷军已承诺将积极寻求方法提升产能。
-
全球汽车产业动态:政策调整与技术革新近期全球汽车产业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产业协会的回应。1.小马智行获卢森堡Robotaxi测试许可: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小马智行近日宣布获得卢森堡政府颁发的Robotaxi测试许可,成为首批获准在卢森堡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企业。此举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小马智行将与当地出行公司EmileWeber合作,结合双方优势,加速Robotaxi服务的落地。卢森堡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体现了其对未来交通创新技术
-
3月24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在副总裁陶琳的社交平台评论区,针对近期"暂停FSD推送"作出回应。公司表示,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中国的应用正按最新监管要求推进相关审批工作,待流程完成后将立即恢复推送。根据特斯拉客户支持回应,此次工作调整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目前技术团队正加紧完成针对HW3.0和HW4.0硬件系统的智能辅助驾驶软件审批,公司强调各相关方正在加速推进进程,一旦通过审核将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更新。此前有用户反馈,特斯拉
-
华特气体近期机构调研显示,公司2025年将重点发展乙硅烷、溴化氢等高端电子特气产品,提升在先进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竞争实力。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华特气体已实现从最初的22款进口替代产品到如今55款的跨越式发展,并获得境内外多家半导体厂商认证。2025年,公司将加快产品认证速度,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在电子特气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12英寸晶圆厂超90%的客户,并已应用于14nm、7nm及部分5nm先进制程产线,其中锗烷产品更是在韩国头部存储器企业取得订单突破。为提升盈利能力,华特气体正积极
-
英伟达结盟台厂布局美国制造,掀起供应链话题。AMD(AMD)董事长暨执行长苏姿丰今天表示,AMD是美国公司,美国制造当然是关键优先事项;她已与美国政府讨论过AMD制造和研发策略,AMD也会与所有伙伴探讨长期制造策略及短期措施,以应对不确定性。苏姿丰今天(4月15日)晚间在台北文华东方酒店宴请客户及供应商,包括群联执行长潘健成、台达电董事长郑平、仁宝董事长陈瑞聪、英业达董事长叶力诚、和硕共同执行长郑光志、联华神通集团董事长苗丰强、纬创总经理林建勋等多名科技业高层与会,但入场时均快步通过,低调未受访。苏姿丰约
-
以色列激光雷达制造商Innoviz宣布裁员9%,约40名员工。此前一年,该公司裁掉13%的员工。在最近一轮裁员之后,Innoviz将只剩下350名员工,对于一家尚未产生可观收入且自成立以来就亏损严重的公司来说,这个数字仍然相对较高。该公司指出,这些裁员将减少其年度开支1200万美元。大部分裁员将来自开发部门,专注于Innoviz认为经济潜力有限的产品。Innoviz由OmerKeilaf创立并领导,为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开发先进的光和运动传感器。Innoviz是第一家通过与SPAC合并在华尔街上市的以色列公
-
2024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报告:GDP突破9万亿,增速5.5%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发布,数据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0131亿元,同比增长5.5%。这一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6.1%)和第三产业(5.1%)驱动,第一产业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38.6:5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56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035美元),增长4.7%。与2023年修订数据(85620亿元)相比,增长显著。工业和建筑业表现强劲,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0072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