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营收下滑,亏损收窄海马汽车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160-180亿元,同比下降;预计净亏损10-1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预计扣非净亏损35-40亿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海马汽车表示,2024年公司坚持稳健经营,但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主动控制产品出口规模以规避风险,导致产销规模下降,营收减少。同时,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6亿元,但通过盘活资产及其他合作,也获得非经营性收益约2.38亿元。2025年发展规划:海马汽车计划2025年以“降成
-
欧洲汽车市场2024年回顾:电动车销量下滑,汽油车仍占主导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电动汽车(EV)销量约为144.8万辆,同比下降5.9%。与此同时,欧盟新车注册量小幅增长0.8%,达到约1060万辆。如果将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纳入统计,则全欧洲新车注册量增长0.9%,接近1300万辆。ACEA数据进一步指出,2024年汽油车销量位居榜首,占据约33%的市场份额;混合动力汽车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约为31.4%;纯电动汽车以15.4%的市场占比排名第三,销
-
中国汽车进口量持续下滑,国产车崛起成主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指出,中国汽车进口量自2017年起持续下降,2024年全年仅为70万辆,同比下降12%。这一显著下滑主要归因于国产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进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自日本、德国、美国等十个主要国家进口汽车数量分别为34854辆、13317辆、940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增长1141辆,德国增长782辆,墨西哥增长508辆。全年来看,日本进口量增长4172辆,匈牙利增长2809辆,中国增长2683
-
华为将“STELATO”(享界)商标转让北汽新能源,助力品牌均衡发展。近日,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将其注册的多个“STELATO”图形商标转让给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商标的国际分类均为运输工具,申请时间为去年6月至11月,目前大部分商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或驳回复审阶段。此前,华为已于2023年11月向北汽新能源转让了多枚“STELATO”文字商标。此举或与华为旗下问界、智界、享界等汽车品牌发展战略有关,旨在实现品牌资源的均衡配置。公开资料显示,“STELATO”(享界)是
-
沪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业绩强劲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达133.41亿元,同比增长4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增长71.05%;扣非净利润为25.46亿元,同比增长80.8%。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212.22亿元,同比增长3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18.41亿元,同比增长21.01%;基本每股收益为1.35元,同比增长70.14%。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高速运算服务器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领域对印制电路板(PCB)的强劲需
-
日前,智车派了解到,小鹏AI天玑XOS5.5.0系统现已开始推送,为小鹏P7i、G6、G9、X9及P7+等车型带来多项新功能升级。此次OTA升级中,引入了车位到车位(先锋版)功能,使得车辆在超车和绕行时更加灵敏,变道判断也更为准确。此外,系统新增了对教练车(仅限广东地区)、清扫车和防撞车的识别能力,让车辆在复杂路况下能够更早地做出安全反应。 在智能泊车方面,本次升级带来了智能出库左右转功能。用户只需在设置的预约时间内靠近车辆,即可通过手机一键遥控车辆出库。同时,转向时还会激活侧后影像,倒车影像也新
-
富士康携手优必选,共建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未来!1月15日,富士康和优必选正式宣布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制造环境下的应用,并推动技术创新,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此次合作涵盖多个方面:首先,双方将共同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并打造试点应用场景。优必选将根据富士康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例如搬运、分拣、打胶、质检等),并进行技术测试和落地应用。其次,为建设未来“关灯工厂”,双方将联合攻关人形机器人的
-
据日本SakanaAI公司官网最新消息称,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OpenAI以及瑞士AI实验室IDSIA等机构合作,在人工智能(AI)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开发的新技术首次实现了利用视觉语言基础模型,自动搜索和发现新型人工生命。这项技术不再依赖于传统繁琐的手工设计过程,增加了探索未知生命形式的可能性。人工生命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或其他技术手段创造的、能够模仿自然界中生命体行为和特征的系统或实体。简单来说,是科学家利用技术和算法,“造”出来的虚拟或物理上的“生命”。它可以像真正的生物一样生长、互动、
-
为降低对苹果iPhone业务的依赖,和硕正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继出售印度iPhone工厂60%股权后,和硕将印度投资转向电动车和通讯领域,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虽然苹果iPhone业务仍占和硕营收的五成以上,但公司已制定为期四到五年的计划,力求在人工智能服务器、增强现实(AR)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和硕联席CEO邓国彦近日表示,公司目标在五年内实现全面转型,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目前,和硕业务已分为三大板块:传统业务、快速增长业务和新兴业务。董事长童子贤则形象地比喻,和硕多年来已
-
光力科技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亏损8.5亿-11亿元。这一亏损主要源于巨额商誉减值准备、所得税增加以及研发和市场营销投入的加大。公告显示,光力科技2023年净利润为6923.76万元。而2024年预计净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商誉减值:公司预计计提约8.5亿元商誉减值准备,以反映谨慎的会计原则。最终金额将以评估机构和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为准。所得税增加:汇算清缴导致所得税支出比上年增加约1.4亿元。研发投入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导致研发费
-
2025年1月10日,激智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象山激智和紫光科技成功通过宁波市2024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时,公告也显示,全资子公司安徽激智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根据宁波市及安徽省相关部门的公告,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这意味着激智科技、象山激智、紫光科技和安徽激智将连续三年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为15%。其中,激智科技、象山激智和紫光科技为证书到期后的重新认定,而安徽激智则是首次认定。(校对/黄仁贵)
-
TrendForce于1月20日发布的元月下旬面板价格报告显示,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尤其超大尺寸电视面板需求强劲。这一涨势主要受偏光板短缺影响。TrendForce研究副总范博毓指出,由于中国大陆的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至2025年,电视面板备货需求保持稳定,超大尺寸面板需求尤为旺盛。面板厂商正全力满足市场需求,预计农历新年期间不会进行减产。偏光板供应紧张进一步增强了面板厂商调涨价格的信心。TrendForce预测,1月份电视面板价格将出现以下调整:32英寸和43英寸上涨1美元,50英寸持平,
-
高盟新材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将大幅增长。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至1.4亿元,而2023年同期亏损3.4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02亿至1.32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3.61亿元。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一是2023年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武汉华森塑胶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并购形成的商誉计提了4.53亿元减值,导致当年巨额亏损;二是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
闻泰科技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闻泰通讯已与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转让嘉兴永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价暂定为6.16亿元人民币。公告强调,此次股权转让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闻泰科技将不再持有这三家公司的股权,这三家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将不再被纳入闻泰科技的合并报表。
-
项目概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发了一种新型耐高温耐溶剂中空纤维膜及装置。该项目突破传统吸油材料的限制,采用微纳米结构超亲油疏水材料与中空纤维多孔膜的独特组合,实现吸附和分离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连续高效的吸附和分离功能。该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溶剂和油水分离性能,并可与无人艇(船)等设备结合,用于连续高效回收。应用领域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新材料领域。市场分析及发展潜力技术成熟度高。全球水处理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美元,中国市场更是全球最大,规模达1.39万亿元。本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和高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