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有数码博主爆料称,目前小米汽车暂时没有规划猎装车。对此,有网友称,“SU7搞个猎装挺好的,后排头部空间可以改善,外形又帅,得卖爆。”也有网友认为,“猎装不就为了空间和操控吗?这些YU7都有,再出就多余。” 此前网络流传的小米全系车型规划图显示,企业布局覆盖轿车、猎装车、SUV和MPV四大品类共八款车型。不过从当前战略重心来看,产能建设才是当务之急。首款车型SU7即将在年中上市,二期工厂投产计划正全速推进。小米集团公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保障30万辆年度交付目标是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小米汽车被曝
-
强华股份临港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关键新材料生产基地正式落成,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迈向新台阶!3月25日,“芯程澎湃,链动全球”落成庆典在上海临港举行。(来源:上海临港产业区)据悉,该基地总投资5.5亿元,年产能达5亿元。强华股份表示,此举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更将推动公司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创新探索。上海临港产业区消息显示,强华股份项目自2023年3月拿地,7月开工,2024年3月主体结构封顶,一年内顺利落成,展现了“临港速度”。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临港产业区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领先
-
生成式AI的“幻觉”:挑战与应对生成式AI技术飞速发展,其强大的创造力令人惊叹。然而,AI“幻觉”——即AI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准确或虚假信息的问题——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AI幻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促使科学家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幻觉”的根源:数据与算法各种生成式AI,特别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经常会编造信息,模糊事实与虚构。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桑托什·威姆帕拉指出,大语言模型并非旨在输出绝对准确的事实,而是通过模式识别生成答案,其内部机制如同“黑匣子”,
-
广汽集团与华为携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GH项目,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这一消息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也预示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GH项目并非广汽传祺“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而是双方独立合作的全新高端品牌,致力于为用户带来卓越的智能化驾乘体验。2月17日广汽传祺发布的M8乾崑系列,是双方合作中的另一个独立项目。广汽集团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和强大的整车制造实力,而华为则在ICT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强强联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智能汽车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生态
-
零跑汽车宣布:足球巨星欧文成为零跑C10英国首位车主!这标志着零跑汽车在欧洲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国际知名人士的认可。被誉为“追风少年”的欧文,凭借其卓越球技和速度,赢得了全球无数球迷的青睐。曾效力于利物浦、皇马、曼联等顶级俱乐部的他,更在2001年荣膺欧洲金球奖。此次选择零跑C10,是对零跑品牌和C10车型品质的充分肯定。零跑C10作为零跑汽车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集智能、舒适、安全于一体,为全球消费者带来高配置、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选择。该车已通过中国C-NCAP、欧洲EuroNCAP和澳洲A
-
国产AI智能体Manus惊艳亮相,引爆AI领域!3月6日,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旗下Monica团队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Manus,其强大的功能和自主学习能力迅速使其成为焦点。Manus并非简单的对话式AI,而是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AI代理。它不仅提供建议和答案,更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据团队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领先成绩,性能超越OpenAI的DeepResearch。Manus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云端异步运行机制。即使用户关闭设备,AI也能
-
英诺赛科与意法半导体携手推动氮化镓技术应用近日,英诺赛科发布公告宣布与意法半导体达成一项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和生产氮化镓(GaN)功率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和工业电源系统等领域。根据协议,英诺赛科可利用意法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生产GaN晶圆,意法半导体也可使用英诺赛科的中国产能。此举旨在提升双方GaN产品线,增强供应链灵活性,满足市场对多元化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双方还将共同研发下一代GaN技术,加速GaN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
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强劲复苏,Canalys报告显示出货量增长显著。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5.6%,达到3990万台,全年总出货量达1.476亿台,同比增长9.2%。除北美市场外,全球其他地区均实现增长,展现出市场稳健复苏的积极态势。中国厂商在2024年平板市场表现突出,小米增长尤为迅速,年增长率高达73%,超越亚马逊,跃居全球第五。华为也实现29%的增长,排名升至全球第三。联想以100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第四,同比增长12%。苹果凭借新款iPa
-
显示面板厂商工厂利用率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有望突破80%!市场调研机构Omdi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显示面板厂商积极提升产能利用率,计划利用率从11月底的77%提升至12月底的79%,并进一步上调2025年一季度计划至80%以上。Omdia显示研究首席分析师AlexKang分析指出,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中国大陆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的电视面板需求增长。为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大陆主要电视厂商纷纷加大电视面板采购力度。此外,潜在的美国关税风险也推高了液晶电视面板需求。部分中国大陆电
-
东风猛士917智能座舱即将搭载DeepSeek-R1模型,引领汽车行业AI智能化新潮流!据悉,猛士科技将于2025年4月北京车展前,通过OTA升级,率先在猛士917和蛟龙战甲等车型上推出这项技术。此次合作将显著提升猛士车型的座舱智能化水平。依托DeepSeek-R1模型强大的AI能力,语音交互将实现质的飞跃:响应速度将从秒级提升至毫秒级,语义理解和应答更加自然流畅,并新增丰富的越野场景语音指令。DeepSeek-R1作为一款最新开源的AI模型,其技术突破令人瞩目。它采用纯深度学习方法,赋予AI自发
-
臻镭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增长,利润下滑臻镭科技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0%,达到30,354.24万元。然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4.98%,仅为1,813.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06.74%,为-431.03万元。业绩变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研发投入增加: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显著上升。信用减值损失及存货减值准备增加:下游客户回款缓慢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同时公司
-
东安动力近期接受机构调研,透露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增程器量产的企业之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目前正与超过90%的造车新势力进行合作洽谈,2024年共计立项67个新项目。东安动力现有生产基地位于哈尔滨,暂无在其他地区建厂计划,所有产品均在哈尔滨生产,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为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东安动力于2023年启动“第三次创业”计划,重点关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力争把握未来十年发展机遇。公司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销量突破200万台,营收突破200亿元。基于此
-
哈尔滨工程大学取得非厄密光子学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纳米光学与超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超纳中心),携手俄罗斯圣光机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际团队,在非厄密光子学与米氏谐振调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巧妙设计亚波长介质谐振器结构,首次实验证实了散射谱中非厄密奇异点(ExceptionalPoint,EP)与超散射特征的厄密简并点(DiabolicPoint,DP)间的动态转换机制。这一发现为高灵敏传感器、电磁隐身技术、多物理场能量调控技术以及新型非
-
近年来,全球通信产业链面临多重复杂挑战。5G市场周期性波动、高集成模组技术迭代导致壁垒高筑,再加上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供应链重塑压力,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目前,中国通信产业正面临外部断链、行业周期、同质竞争和技术迭代等艰难局面。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产业环境中,只有坚持底层技术突破,才能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平权,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在此背景下,慧智微(688512.SH)于4月27日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实现了盈利。近年来,慧智微立足自主
-
比亚迪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喜人,海外市场拓展势头强劲!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5年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其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高歌猛进,产量和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海外市场也取得显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2025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27,864辆,同比增长59.48%;销量达300,538辆,同比增长49.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强劲,成为增长主要动力。纯电动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19.73%,销量同比增长19.0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同比激增105.9